教育部專題競賽奪冠 龍華五專生擊敗大學生

教育部專題競賽奪冠 龍華五專生擊敗大學生

《圖說》龍華科大陳信良團隊成員都是五專生,表現尤其出色。〈龍華科大提供〉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教育部每年主辦的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是技專生最重要的指標性大賽,參加的皆以各校優秀大學部學生為主。龍華科技大學師生團隊今年是最大贏家,共入圍9件作品,奪下兩項第一名及四項第三名,共計囊括6項大獎。



其中,半導體系陳信良師生團隊勇奪全國能源與環保類群第一名,團隊成員高鳳玉、簡琪蓉、陳沛瑩、傅茜筠及林芸竹,全是五專部學生。而榮獲全國化工材料類群第一名的則是半導體系主任李九龍師生團隊,團隊成員陳善妍、楊尚樺、張銘軒及蔣秉益,除蔣秉益外,其餘三人也都是該系五專部畢業後插大三的學生。這2組團隊能夠在教育部全國專題競賽擊敗眾多大學生隊伍獲得第一,足證龍華五專生具備優異的創意與實作能力,使所學知識充分與產業實務連結。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強調,就讀龍華科大五專優勢,是提前享有大學完善教學資源,各指導老師會依據學生能力給予適當研究內容或是產學合作的學習機會,從實務中讓學生將課堂知識實際應用在案例中。學校並建立完善就業輔導與媒合機制,輔導考取勞動部證照及職場所需相關認證,為未來投身職場增添保障。



教育部專題競賽奪冠 龍華五專生擊敗大學生

《圖說》綠色環保型全分解農業地膜複合牡蠣殼粉、竹炭粉,可有效改善農地土壤酸鹼值。〈龍華科大提供〉


他指出,陳信良師生團隊的作品「綠色環保型全分解農業地膜」,是利用奈米無機肥料(磷肥、鉀肥)、類土壤無機粉(碳酸鈣、氧化鈣)等生物全分解樹脂材料,製備成奈米無機肥料混摻生物全分解樹脂之農業地膜。



該綠色環保複合材料具有綠色環保全分解特點,除可作為農業用地膜亦可作為種苗包材,具有保溫、保濕、防蟲、透氣及肥料等功能,並具備機械強度,可利於採用農機作業,節省人力。農膜複合牡蠣殼粉、竹炭粉,屬弱鹼性,可有效改善農地土壤酸鹼值,使用後可完全分解無需收回焚燒,有利於環境、土壤保護,減少金屬及空氣污染,同時降低對石油依賴及溫室氣體排放。



教育部專題競賽奪冠 龍華五專生擊敗大學生

《圖說》李九龍師生團隊成員大多是該系五專部畢業後插大三的學生。〈龍華科大提供〉


此外,李九龍師生團隊作品「以微弧氧化法在鈦牙科植體表面披覆鍶鈣磷化合物」,則是運用雙極脈衝電源對生醫用鈦基材進行微弧氧化,同時將具有抑菌的鍶與骨骼成分相似的鈣、磷同時附著至鈦表面,成為具有鍶鈣磷成分之抑菌微弧類陶瓷氧化膜;可增強鈦植體表面強度、耐蝕性與細胞活性,更可讓植體植入人體後,與骨組織形成牢固且長期穩定的結合,具備增加植體抑菌效果、降低細菌的貼附與生長等優點。



獲獎學生傅茜筠表示,國中畢業後透過五專優免管道選擇就讀龍華科大,學校為每位五專生量身打造適合方案,提供完整一貫求學、留學及就業多元選擇。系上老師鼓勵他們走師徒制方式進行學習,不只是學習課堂上知識,並且由學生依據自己興趣,尋找適合的指導老師進行深度技能學習。



教育部專題競賽奪冠 龍華五專生擊敗大學生

《圖說》以微弧氧化法在鈦牙科植體表面披覆鍶鈣磷化合物,具備增加植體抑菌效果。〈龍華科大提供〉


她說,學習到一定程度後,老師都會帶領學生參與比賽,從比賽競爭中歷練技術。很開心能夠在全國技專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獲得第一名,更期盼這項作品能加速商用化,為地球環保永續盡一分心力。



系主任李九龍指出,該系鼓勵五專學子走師徒制方式學習,依興趣學習實務技能,因為五專部授課老師都是來自大學部的教授級師資,因為師徒制關係,就可以在專二、專三,約17、18歲年紀就可以參與到教授的研究計畫,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成長機會,讓學生能夠更早獨當一面,學習負責和思考未來。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