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113年營利事業銷售額18兆創歷史新高
依據財政部最新公布全國及各縣市113年營利事業銷售額統計資料,113年臺北市營利事業家數成長逾25萬家,占全國15.05%;營利事業銷售額高達18兆3,887億餘元,為全國最高,並創下歷史新高,占全國30.70%!營利事業銷售額代表著商業與經濟的繁榮程度,創新高的實績也印證近二年臺北市的繁榮與發展。
在蔣萬安市長「永續共榮 希望首都」施政願景下,臺北市政府各局處積極推動各項市政建設與服務,帶動整體經濟繁榮與發展。李泰興秘書長表示,北市府持續投入各項公共建設與市政服務,包括交通基礎設施、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等多個領域。然而,隨著各項服務增加,財政壓力也隨之提升。應對這些挑戰,市府透過掌握未來4年財政收支大數據資料,並積極招商引資、鼓勵民間參與投資公共建設。
依捷運公司及北市府產業局統計資料顯示,113年大巨蛋啟用後,113年國父紀念館站捷運總運量878萬人次,整體較112年增加13%,帶動消費人潮,其中在113年11月大巨蛋舉辦「2024第3屆世界棒球12強錦標賽」及12月舉辦周杰倫演唱會,當月國父紀念館站捷運總運量人次成長都較去年同期成長27%,高於平均,大巨蛋經濟已成功帶動球賽期間消費金額47億元,以及周杰倫演唱會帶動17億元經濟效益,顯見臺北市因大巨蛋經濟帶動人潮與商業活動發展。未來大巨蛋將持續舉辦多場國際級演唱會與體育賽事,不但會持續促進臺北市經濟發展,也將帶動臺北市演藝、文化、表演、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進而增加營業稅、房屋稅等收入,使臺北市財政更穩健永續、經濟更蓬勃發展。
財政局胡曉嵐局長補充說明,北市可開發利用大面積市有土地日漸減少,仍積極盤點整合規劃。113年推動促參招商引資,成功引入民間投資金額近200億元。114年上半年已規劃逸仙段設定地上權案等6案開發案,預計引入民間投資金額上看100億元。其中信義區逸仙段地上權案、捷運萬大線中和站(捷2)案及捷運萬大線連城錦和站(捷4)案都已經正式招商公告。在推動招商建設同時,也規劃114年上半年減債85億元,累計減債將達254億元,屆時人均負債亦由蔣市長上任時3.6萬元降至2.6萬元,人均負債減少1萬元。未來北市府將持續開源節流,透過招商引資、活化市有資產,以及推動各項產業發展計畫,確保財政穩定與城市繁榮並進,打造臺北市成為安全、運動與未來之都。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