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二手酒害」,守護你我身心健康
近日媒體報導,有公眾人物曾因酒醉後的脫序行為再次被提起,飲用酒精造成的傷害不只對飲酒本人,同時也會對他人造成「二手酒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身心遭受二手酒害的民眾,可撥打諮詢專線(02)3393-7885向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求助;若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也可以諮詢相關的醫療資源和補助。
二手酒害是個人飲酒後發生的問題,對其家人、朋友或陌生人所造成言語或肢體的負面影響,也包括了家暴、酒駕及財產損失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潘俊宏指出,飲酒引發的社會事件,大多關注在肇事者,而影響他人健康或社會安全的二手酒害,往往未被重視。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2018年的調查發現,國內18到34歲民眾約4%曾受二手酒害,但只有不到35%曾向外求助;其中心理傷害發生率(3.7%)高於身體傷害(1.5%),而求助者大多是受到身體傷害而非心理傷害。潘俊宏主任強調,受害者的心理問題可能帶來生活各種層面的影響,心理影響包括了長期經歷飲酒者酒後言語暴力、肢體暴力等創傷經驗,持續努力仍然無法停止家人飲酒行為的挫折無助感,以及對反覆發生的二手酒害感到絕望與憂鬱等,因此須協助受害者重視、發現以及進一步尋求幫忙。
潘俊宏主任表示,「酒精」是中樞神經抑制劑,但是在醉倒昏睡的效果發生之前,會先經歷「去抑制作用」,也就是飲酒後會失去理智抑制的能力,可能導致情緒失控、脫序、暴力等行為。而酒癮個案有三分之一可能出現忌妒妄想,會無端懷疑伴侶外遇,酒後發生暴力風險較高也須注意。呼籲民眾應避免喝酒,若要飲酒也須適量。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目前衛生福利部的「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15至45歲民眾3次心理諮商費用,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設有「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皆為民眾可用的心理諮商服務資源。對於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困擾的民眾,臺北市有14家酒癮治療院所及心理機構可供就近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民眾也可以使用「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減輕酒癮戒治的負擔,並降低二手酒害造成的危害。想要進一步了解相關資源的民眾,可在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連結)查詢,或撥打該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洽詢,亦可洽詢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成立「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專線0800-255-959。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