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活動登場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活動登場

4月30日為「國際不打小孩日」,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結合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台灣公共托育協會所承接非營利幼兒園、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26日於大有梯田生態公園共同籌辦「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親子活動,與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局大有消防分隊、大有里辦公室、兒福聯盟及庇護工場等單位,一同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邀請市民朋友透過戲劇與闖關遊戲,認識兒童權利與強化親子溝通,推動以愛與理解為基礎的正向教養理念,共築兒少友善環境。

市府社會局表示,每年的4月30日為「國際不打小孩日」,旨在提升社會對兒童人權的重視,並鼓勵以尊重與理解取代責備與處罰。桃園市政府社會局26日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113年桃園市兒少保護案件中,施虐者為父母者佔比最高,且受虐型態又以身體不當對待最多。這些現象反映出不當管教仍是許多家庭教養中常見的手段,更突顯推動正向教養觀念與強化兒童保護意識的迫切性。


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活動登場

" />

市府社會局長陳寶民發放銅鑼燒與小朋友們同樂。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親子活動內容豐富,除了幼兒園老師帶領親子暖身操炒熱現場氣氛之外,也特別安排社區防暴宣講師演出「魔法好習慣」戲劇,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引導親子認識身體界線、學習情緒表達與自我保護;並由參與單位設置14個涵蓋性別平等、兒童權利、自我保護與求助資源等主題闖關點,透過寓教於樂,促進親子共學、共玩與良性互動,傳遞「教育」而非「教訓」之精神。

社會局長陳寶民特別帶著銅鑼燒與孩子們分享,他表示,停止不當管教是每日都需意識到的事情,尤其少子化的時代,每位兒少都是未來的主人翁,國家的社會福利皆奠基於兒少健康發展。桃園市十分注重各種兒少政策,期待透過這個活動,讓小朋友可以過得更幸福快樂。


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活動登場

" />

幼兒園老師帶領現場家長與兒少跳舞炒熱氣氛。

陳寶民並鼓勵家長們在面對教養壓力時,應先平撫自身情緒,再處理孩子的問題,嘗試正向溝通並善用衛生福利部製作的心理健康促進宣導教材、桃園市家庭教育中心等資源,獲取親職教養知識與相關諮詢服務。

桃園市政府長期致力於「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保護網絡建構,持續推動兒少保護與暴力防治服務,此次活動不僅是對「國際不打小孩日」的呼應,更是多個在地單位長期投入兒少議題實踐成果的展現。市民朋友若發現疑似有兒少遭受不當對待,可撥打110或113保護專線,或洽詢家防中心(03-3322111),攜手打造宜居、安全且友善的城市。


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活動登場

社區防暴宣講師演出「魔法好習慣」戲劇。


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 「揪愛在一起.童心我守護」活動登場

透過關卡協助家長與孩子認識兒少保護議題。

更多新聞推薦

「反綠共、戰獨裁」凱道大集結 朱立倫:520後發動罷免賴清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