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感測器專題講座」9/21重磅登場 一揭外泌體與感測器技術前景與挑戰!
結合最新外泌體(Exosome)技術與晶片開發優勢,台灣將再次邁向國際舞台!由台灣化學感測器科技協會(ACST)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暨光電工程研究所共同協辦的「2024智慧感測器專題講座:感測技術發展現況與趨勢座談」將於9月21日(六)下午1:00至5:00在師大公館校區綜合館國際會議室隆重舉行。此次座談會將聚焦於外泌體及感測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未來趨勢,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技術應用,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記者/林育如
結合最新外泌體(Exosome)技術與晶片開發優勢,台灣將再次邁向國際舞台!由台灣化學感測器科技協會(ACST)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暨光電工程研究所共同協辦的「2024智慧感測器專題講座:感測技術發展現況與趨勢座談」將於9月21日(六)下午1:00至5:00在師大公館校區綜合館國際會議室隆重舉行。此次座談會將聚焦於外泌體及感測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未來趨勢,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技術應用,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此次座談會貴賓雲集,將由國立清華大學動機系教授、同時也是台灣化學感測器科技協會理事長的王玉麟教授開場致詞。會議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暨光電工程研究所所長邱南福特聘教授擔任主持。
更多新聞:引領下一代科技革命!師大光電所展望量子應用 整合中研院資源推升研發能量
四位專家學者探討外泌體、感測技術、晶片開發
此次將邀請到以下專家進行深入探討: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發展處劉韋博處長,主題為「外泌體於再生醫療應用現況與趨勢」,針對外泌體於再生醫療的臨床應用,將持續朝向醫材及藥品產品開發為主,以利整體產業之應用開發及臨床發展。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蕭育生教授,主題為「開發微流體晶片技術平台於外泌體分離、感測及治療應用」。將介紹PEDOT基奈/微米材料的設計、材料製程及其性能 研究,以及分享它們在CTC檢測、神經再生、血液透析治療及各式生物感測等 先進OBEI的應用實例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廖恩慈教授,探討「外泌體於醫學臨床上應用的潛力與檢測技術平台介紹」。當中將提及「外泌體」應用於帕金森病及其氧化損傷治療的研究分享,並探討 UCMSC (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在帕金森病動物模型中的潛在治療作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陳重佑助理教授,分享「直接熱誘導奈米製程於分析感測器開發及應用」,將介紹直接熱驅動的奈米材料同步合成與結構化技術在感測應用中的研究。
近年來,外泌體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統計,2022年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約為1.12億美元,預計在2023至2030年期間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32.75%,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上看10億美元。
外泌體應用醫療修復、治療、及檢測疾病
邱南福所長指出,外泌體可由人類、動物及植物等細胞分泌,這些外泌體可能來自健康細胞(有益外泌體)或癌細胞(有害外泌體)。外泌體的應用可延伸至人體注射治療,涉及神經與組織的修復、免疫系統調節、炎症反應抑制及細胞增生促進等,並在疾病診斷中可透過檢測血液、唾液、尿液等樣本,發現潛在的癌症、炎症及老化等因子。
台灣展現檢測技術與晶片開發之優勢
邱南福所長進一步指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外泌體在醫學上的臨床應用需要從「檢測」著手。目前全球尚無純化與分離外泌體的標準化準則。台灣在檢測技術與晶片開發方面具備優勢,可協助外泌體產業的發展與臨床治療。透過晶片的精準檢測及微流晶片的分離、純化技術,可以提高外泌體的純度和專一性。
檢測晶片與微流晶片整合型生醫晶片的開發,不僅為外泌體的研究帶來新的突破,也為未來的醫療及科技開創了更多元應用。透過精準的外泌體篩選與分離技術,將有助於提升疾病的早期檢測效率,尤其是在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領域,為患者帶來更及時的治療方案。未來,台灣的這些技術成果將有潛力成為全球生醫領域的重要貢獻,並為公共健康做出顯著的影響。
這篇文章 「2024智慧感測器專題講座」9/21重磅登場 一揭外泌體與感測器技術前景與挑戰!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林育如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