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學家「基因改造」果蠅、斑馬魚 有望解決最毒汞汙染
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科學家發現一種能透過基因改造動物,來中和甲基汞(methylmercury)這種對環境最有害汙染物的方法,如果這項技術能夠擴大應用到世界各地,有望徹底改變清除汞汙染的方式
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科學家發現一種能透過基因改造動物,來中和甲基汞(methylmercury)這種對環境最有害汙染物的方法,如果這項技術能夠擴大應用到世界各地,有望徹底改變清除汞汙染的方式,減少更多人類或野生生物遭到傷害的風險。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374"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科學家透過「基因改造」果蠅、斑馬魚,來中和甲基汞。(示意圖/123RF)[/caption]
基因改造生物有清除汞汙染潛力
麥覺理大學研究團隊與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機關成立研究小組,對果蠅和斑馬魚進行基因改造,將從細菌中擷取的基因加進這2種生物的DNA,藉此產生2種酶進行共同作用,分解甲基汞內的毒素成為元素汞,最後蒸發為無害氣體。科學家發現,經過改造過後的果蠅和斑馬魚,體內汞含量不只比原本還少超過一半,大部分汞的生體可用率(bioavailable),也就是身體吸收程度,比甲基汞還要低很多。
汞汙染成為急需解決環境汙染難題
汞是一種劇毒元素,尤其對幼兒和發育中胎兒傷害最大,長期接觸這種毒物會影響神經系統、免疫和消化系統。而甲基汞會因為非法採金或燃煤等活動釋放出來,容易被生物吸收,且很難排泄出來,處在越高食物鏈位置的動物可能累積更多甲基汞。儘管研究團隊對基因改造生物抱持樂觀,但也強調還要進一步分析,才能確定這項技術適用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解決全球汞汙染問題。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澳洲科學家「基因改造」果蠅、斑馬魚 有望解決最毒汞汙染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李佩璇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