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HTGR核能製氫」計畫曝光 將成未來氫能產業關鍵
日本在氫能技術發展上持續領先,近期宣布將結合核能技術,打造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反應爐(HTGR)」核能氫氣生產設施。HTGR的關鍵在於能產生高達1598°F(870°C)的高溫,並透過「硫碘循環法(Sulfur-Iodine Cycle)」將水分子分解為氫氣與氧氣,實現無碳排的製氫方式。
日本在氫能技術發展上持續領先,近期宣布將結合核能技術,打造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反應爐(HTGR)」核能氫氣生產設施。HTGR的關鍵在於能產生高達1598°F(870°C)的高溫,並透過「硫碘循環法(Sulfur-Iodine Cycle)」將水分子分解為氫氣與氧氣,實現無碳排的製氫方式。相較於傳統依賴石化燃料的製氫技術,這項創新不僅能降低碳排放,也提升能源轉換效率,讓日本在全球氫能競爭中占據優勢。根據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EA)規畫,該技術預計在2030年前完成驗證,並推動商業化應用,加速氫能經濟發展。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222"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日本近期宣布將結合核能技術,打造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反應爐(HTGR)」核能氫氣生產設施。(示意圖/123RF)[/caption]
日本HTGR核能製氫技術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EA)正推動「HTGR核能製氫」技術,並計畫在茨城縣大洗町建造全球首座HTGR氫氣生產設施。HTGR與傳統核反應爐不同,運作溫度更高(可達1472°F/800°C以上),並採用氦氣冷卻,大幅降低水冷系統的安全風險。最關鍵的是,HTGR產生的高溫熱能可直接驅動「硫碘循環法」,實現零碳排放製氫。JAEA表示,HTGR不僅可用於氫氣生產,還能應用於發電與工業供熱,有助於加速能源轉型,推動去碳化進程。
更多新聞:「微波技術」可減少6成能耗 有望加速氫能普及、商業化
HTGR與硫碘循環法製氫
HTGR可提供高溫熱能,透過硫碘循環法將熱能轉換為氫氣。此技術利用高溫化學反應分解水分子,將硫酸與碘化氫轉化為氫氣與氧氣,避免傳統製氫過程中的碳排放,實現零碳製氫。日本原子能機構(JAEA)計畫將HTGR與高溫工程試驗爐(HTTR)結合,透過管線輸送高溫氦氣至製氫設施,確保製氫過程高效穩定。這項技術未來有望推動氫能經濟的發展,為環保能源注入新動能。
打造未來能源新藍圖
隨著全球氫能市場蓬勃發展,各國積極投入製氫技術研發。美國與歐洲專注於電解水製氫,而中國則推動煤炭製氫技術。相比之下,日本以HTGR核能製氫,將能源供應與氫能產業結合,不僅降低成本,還能確保能源自主。日本政府已將「核能製氫」列為未來能源政策的核心,並積極推動國際合作與技術驗證。雖然HTGR仍面臨挑戰,但其高效、低碳的特性,將可能成為全球氫能技術的突破點,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關鍵。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日本「HTGR核能製氫」計畫曝光 將成未來氫能產業關鍵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李佩璇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