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霹靂舞一哥」孫振秀招牌動作 第二輪不敵荷蘭好手

巴黎奧運/「霹靂舞一哥」孫振秀招牌動作 第二輪不敵荷蘭好手
台灣「霹靂舞一哥」孫振於台灣時間今(10日)晚間在男子霹靂舞項目出賽,力拚突圍晉級8強。(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從1970年代的美國紐約哈林區開始,在歷經了數十年的演變、傳承,霹靂舞在2020年被正式納入奧運項目,並且在本屆巴黎奧運正式登場。台灣「霹靂舞一哥」孫振於台灣時間今(10日)晚間在男子霹靂舞項目出賽,力拚突圍晉級8強,分組第一戰以9:0、9:0完勝對手,第二戰以3:6、0:9落敗。

根據巴黎奧運霹靂舞項目賽制,16名參賽選手將分為4組,每組進行1對1的循環賽後,取分組前2晉級8強,接著再進行淘汰賽。孫振在循環賽對上來自摩洛哥的20歲選手Billy,第一輪就上演招牌地板動作,加上對手出現小失誤,以9:0拿下第一輪,第二輪更是每點都踩在節拍上,展現出絕佳的節奏感,以18:0獲勝。

分組戰第二輪,孫振面對來自荷蘭的大會第5種子Menno,他仍從容應對,不僅使出招牌絕活,還不忘挑釁對手,可惜仍以3:6輸掉第一輪;第二輪,儘管落後對手,孫振拿出精湛的地板動作,十分享受舞台,但仍以0:9落敗。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霹靂舞比賽包括男子和女子,共有32位選手參賽,男、女各16人。比賽形式為1對1對抗。運動員要在比賽中完成自己的動作組合,包括風車(windmills)、六步(the 6-step)和定點(freezes)等,同時需要跟隨DJ播放曲目的節奏,來進行即興創作,以贏得評委的青睞。

據了解,地板舞、霹靂舞、布雷克舞(英語:Breakdance、breaking、b-boying/b-girling),是街舞風格的一種,舞者統稱為「b-boy」或「b-girl」。1970年代起源於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早期代表舞團有 Mighty Zulu Kings 和 Rock Steady Crew。早期跳 breaking 的舞者多為拉丁裔美國人和非裔美國人。

Breaking 是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之一。使用的音樂伴奏風格多為嘻哈音樂、放克、靈魂樂和breakbeat,進而也反哺了嘻哈音樂的發展至今。作為嘻哈舞類中最廣受歡迎的一種,影響已從起初美國有限的非主流傳播發展到世界範圍的廣泛傳播,成為現代舞蹈文化的一部分。

Breaking 是一種以個人風格為主、體育性質較強的技巧性街舞種類。breaking 自由度高,現今的 breaking 風格融合了多種不同的肢體元素如踢踏舞、林迪舞、騷沙舞、戰鬥步(uprock)、雜技、體操、中國武術、卡波耶拉等。對決(battle)是 breaking 舞種重要的文化,常見的形式有一對一、團體對決、七支菸(Seven to Smoke)。

在對決時,Breaking 具有高度的攻擊性與針對性,但保持不碰觸到對手為原則。Breaking 因其眾多技巧對於身體能力的要求較高,時常有「運動或藝術?」的討論。目前 Breaking 作為運動,被世界運動舞蹈總會推動於2024年巴黎奧運首度成為奧運運動項目。

歷經了數十年的演變、傳承,霹靂舞在本屆巴黎奧運正式登場。而在這振奮全球街舞舞者的歷史性時刻,台灣的知名舞者陳柏均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僅花3年時間將霹靂舞推向巴黎奧運,甚至擔任2024巴黎奧運霹靂舞項目的全球負責人,同時也是霹靂舞的賽事主席。

對於本次奧運的霹靂舞首秀,陳柏均也表示,五大洲的選手們各有特色。像是作為霹靂舞的發源地的美洲,其選手可能會展現更多正統霹靂舞(Original B-Boy)的風格,在多樣性上有明顯優勢。相較之下,亞洲的選手更擅長技巧層面的發揮,可能會透過精湛的動作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最新體育新聞
人氣體育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