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打造「城市賞螢天堂」 觀音湖搶攻生態旅遊新風潮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為優化觀音湖整體觀光遊憩環境,高市府觀光局投入9,000萬經費,打造兼具休閒、生態的水岸空間,提供舒適環湖的遊憩體驗,每逢初夏還可見螢火蟲身影,7~10月期間更是容易發現螢火蟲的蹤跡。局長高閔琳表示,改造後的觀音湖將以嶄新風貌迎接遊客,同時串接緊鄰的觀音山風景區與義大世界等周邊景點,將是本市的觀光新亮點!

▲▼新設兩座蜻蜓水位標尺打卡點增加趣味性

▲▼蝴蝶長廊搭配造型石座椅提供一處舒適的休憩點
照片8.蝴蝶長廊頂棚在陽光的照映下呈現蝴蝶造型相當有特色。
高閔琳指出,觀音湖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四周環繞著青翠山林,景色清幽總吸引許多水鳥棲息,生態相當豐富,可說是一處都市近郊的生態秘境。近年來生態旅遊當道,觀音湖極具發展潛力,為顧及環境保育及促進地方發展,觀光局爭取中央補助共投入9,000萬元進行改造。她指出,原觀音湖僅有一條既有湖岸步道,且長期缺乏完善硬體設施,透過本次計畫不只營造生態棲地、新建公廁、停車場等服務遊憩設施,更於既有步道沿線新植喬木,強化植栽綠蔭;在新建公廁範圍內,為強化視覺通透性,將原有數座影響視覺的架空電桿,也都藉此一併改為地下化。
本次觀音湖改善工程,規劃水生植物濕地景觀區「水花園濕地」更是一大亮點,運用淺水高灘區域設置濕地空間種植水生植物,打造簡易生態觀察步道,並以生態工法保持濕地淺水環境,在臨水岸邊種植蘆葦、甜根子草等植栽,搭配湖景隨風搖曳更是別有一番景致。另湖畔2座水位標尺,則以觀音湖原生種紅蜻蜓及藍蜻蜓概念設計,呈現當地生態豐富意象。

▲每逢初夏觀音湖便可見螢火蟲身影
觀光局指出,由於觀音湖現況保留良好的大面積高覆蓋草地以及豐富的螺貝類食物來源,相當受到臺灣窗螢青睞,每逢初夏便可見螢火蟲身影,經觀光局委託中山大學團隊2024年調查,臺灣窗螢數量有增加的趨勢,7~10月期間更是容易發現螢火蟲的蹤跡。能在都市近郊發現螢火蟲非常難得,觀光局也特別特劃設一處生態棲地潛力區,減少人為管理修剪及民眾活動等干擾行為,積極營造友善的窗螢生態棲地。
觀光局補充,到訪民眾可將車停放於新設置的停車場,以步行方式進入觀音湖。位於南入口廣場新建的公廁,更特地選用玻璃磚與挑高設計,強化自然通風的效果更引入自然採光;同時也規劃親子、無障礙、性別及穆斯林友善的如廁空間,並於廁間均加裝扶手,讓行動不便及高齡者能自在舒適地使用,並感受到公共空間的貼心規劃。
高雄近期被Klook旅遊平台入選為全球十大新興旅遊地點,亦為全台唯一上榜城市。高市府觀光局積極提升打造所轄景區軟硬體設施與新亮點,包括觀音湖、觀音山、美濃湖、崗山之眼、蓮池潭等,旗津風景區去年也獲中央補助 「灣區大港旗津領航」計劃;期待景區新建工程與軟硬體設施提升改善,能讓市民與來自各地的觀光客都能感受到貼心獨特的旅遊體驗。更多旅遊資訊,請上「高雄旅遊網」查詢 (https://khh.travel/)。(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 記者:王 苡蘋
- 更多旅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