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房市交易遽減4成3 新北市腰斬一半最慘
受到春節連假影響,不少民眾暫緩購屋,衝擊元月房市交易。六都政府公布今(2025)年1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與去(2024)年同期相比大減43.2%,較去年12月也有33.7%降幅。房仲業者指出,今年「量縮價跌」格局已經確立,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反轉,價格縮減的幅度將是成交的關鍵。
根據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統計,元月交易量合計1萬4,226棟,由於1月底碰上農曆春節假期,加上年前採買年貨、大掃除等,許多民眾暫緩購屋,導致整體量能衰退,移轉棟數年減幅高達43.2%,又以新北市量降50.5%最多;比起去年12月減少33.7%。各都會月減幅度都在3成上下,若與去年同為春節的2月比較,交易量則微降3.8%。
其中,新北市量能「腰斬」,排除年假因素後,去年淡水、三重、新店等地都有新案完工交屋,但今年少了交屋潮挹注,使得量能明顯下滑,量縮幅度為六都之冠。此外,去年初「新青安」催出首購潮,如今購屋氣氛反轉,加上公股行庫的放款態度保守,民眾申貸等候時間拉長,也讓交易量表現大為失色。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去年央行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後,市場量縮趨勢鮮明,加上國際間的關稅戰再起,牽動全球物價水位與台灣科技業發展。展望2025年整體買氣偏向保守,若政策沒有太大變化,預估今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量可能面臨「30萬棟保衛戰」。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認為,川普上台後美國政經政策方向牽動國際經濟,加上台海情勢與中東局勢變化,全球經濟都充滿不確定性。國內則因為房貸緊縮與選擇性信用管制狀態持續,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不再,今年全年格局確定為「量縮價跌」,房屋成交關鍵在於「價格」,價跌幅度將決定交易量回穩的速度。
2025年1月六都建物移轉棟數變化,如下表: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