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徵關稅 工總:若台增加進口美天然氣可互蒙其利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全球經貿秩序將迎來新一波挑戰。工總表示,台美應持續深化在半導體、無人載具和AI機器人等領域合作,此外,若台灣能增加美國天然氣的進口量,不但可加速國內能源轉型,也可降低美國貿易逆差,是互蒙其利。
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措施今天生效。中國也宣布,10日起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世界2大經濟體之間新一波貿易戰正在升溫。
產業人士觀察,目前很難評估對在中國台商的影響,短期訂單可能被影響,長約則較不受影響,雖然近年受疫情和美中貿易戰影響,大廠商已有分散風險的準備;不過川普2.0變數難以預測,多數廠商仍在觀察風向。
此外,產業人士指出,供應鏈移轉需要3至5年的時間籌備,長線布局為主,尤其是設廠規劃和資金調度,不是說要動就動,高科技廠商在墨西哥深耕,要去其他國家不是那麼容易,傳產要調整產線更困難。
工總在最新一期「產業雜誌」社論表示,台灣自美中貿易戰起,為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逐年減少對中出口,並持續深化和美國的經貿鏈結。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統計,美國在2024年已超越中國,成為台灣第1大出口夥伴。
面對川普的國族經濟主義與實利導向,工總表示,台灣已不能單憑「民主價值夥伴」的角色和美國互動,而是需要透過展現自身的經濟和戰略價值,從台灣的安全與產業發展對美國政經利益的重要性強化論述,才能增加和美國談判的籌碼。
工總表示,川普大舉「美國優先」的旗幟,藉由國內低稅率和高關稅來讓美國再度偉大,在這種思維下,川普2.0的產業政策目標,將會要求全球製造業赴美設廠,尤其是資通訊、AI、生物科技、製藥等關鍵產業,從而掀起第二波全球供應鏈移轉的浪潮,台灣自然也難以獨善其身。
為了增強經濟彈性,工總指出,台灣一方面應維繫與華府的互動,在台美各項合作平台持續深化在半導體、無人載具、AI機器人等領域合作;另一方面,企業也應分散出口市場,強化和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及歐洲的經濟鍵結,提升供應鏈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就職典禮中表示,將擴大國內的石油生產,並對全世界出口美國能源。
工總認為,這對台灣而言,或許是一筆好交易。由燃煤轉天然氣是當下台灣推動低碳轉型的方法之一,而川普的關稅目標旨在縮短美國的貿易逆差,若台灣能增加美國天然氣的進口量,不但可加速國內能源轉型,也可降低美國貿易逆差,可謂是互蒙其利。
工總總結,川普2.0時代的經貿政策將對全球供應鏈與產業布局帶來深遠影響,台灣勢必面臨更多挑戰與轉型壓力。台灣應該時時抱持警備狀態,緊盯美國新的經貿行政措施或政策,適時提出對應之策。
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措施今天生效。中國也宣布,10日起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世界2大經濟體之間新一波貿易戰正在升溫。
產業人士觀察,目前很難評估對在中國台商的影響,短期訂單可能被影響,長約則較不受影響,雖然近年受疫情和美中貿易戰影響,大廠商已有分散風險的準備;不過川普2.0變數難以預測,多數廠商仍在觀察風向。
此外,產業人士指出,供應鏈移轉需要3至5年的時間籌備,長線布局為主,尤其是設廠規劃和資金調度,不是說要動就動,高科技廠商在墨西哥深耕,要去其他國家不是那麼容易,傳產要調整產線更困難。
工總在最新一期「產業雜誌」社論表示,台灣自美中貿易戰起,為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逐年減少對中出口,並持續深化和美國的經貿鏈結。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統計,美國在2024年已超越中國,成為台灣第1大出口夥伴。
面對川普的國族經濟主義與實利導向,工總表示,台灣已不能單憑「民主價值夥伴」的角色和美國互動,而是需要透過展現自身的經濟和戰略價值,從台灣的安全與產業發展對美國政經利益的重要性強化論述,才能增加和美國談判的籌碼。
工總表示,川普大舉「美國優先」的旗幟,藉由國內低稅率和高關稅來讓美國再度偉大,在這種思維下,川普2.0的產業政策目標,將會要求全球製造業赴美設廠,尤其是資通訊、AI、生物科技、製藥等關鍵產業,從而掀起第二波全球供應鏈移轉的浪潮,台灣自然也難以獨善其身。
為了增強經濟彈性,工總指出,台灣一方面應維繫與華府的互動,在台美各項合作平台持續深化在半導體、無人載具、AI機器人等領域合作;另一方面,企業也應分散出口市場,強化和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及歐洲的經濟鍵結,提升供應鏈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就職典禮中表示,將擴大國內的石油生產,並對全世界出口美國能源。
工總認為,這對台灣而言,或許是一筆好交易。由燃煤轉天然氣是當下台灣推動低碳轉型的方法之一,而川普的關稅目標旨在縮短美國的貿易逆差,若台灣能增加美國天然氣的進口量,不但可加速國內能源轉型,也可降低美國貿易逆差,可謂是互蒙其利。
工總總結,川普2.0時代的經貿政策將對全球供應鏈與產業布局帶來深遠影響,台灣勢必面臨更多挑戰與轉型壓力。台灣應該時時抱持警備狀態,緊盯美國新的經貿行政措施或政策,適時提出對應之策。
- 記者: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4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