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揮舞關稅大刀 受衝擊國家和產業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上月20日重返白宮以來,已祭出多項關稅措施,還頻頻威脅對更多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這些關稅措施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針對所有進口商品的全面性關稅,以及針對特定產業、地區或國家的措施,這類措施旨在強迫他國接受美國的政策要求。

由於川普不斷更新關稅威脅,從小幅課稅到超過200%的關稅不等,導致各國與企業難以預測未來走向。以下是路透針對川普近期關稅舉措與威脅的總整理。

全面性關稅

川普的核心政策願景之一就是分階段推出針對所有進口商品的全面性關稅。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正推動自2.5%起跳的溫和稅率,並計劃每月逐步提高,然而川普揚言關稅可能會更高。

過去關稅一度是美國主要稅收來源,但近數十年來已降低至政府稅收的一小部份。經濟學家警告,川普的關稅政策恐導致通膨上升,因為企業會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川普本月7日揚言將徵收「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以報復所有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然而,他尚未詳細說明將加徵哪些關稅。

為回應川普的關稅措施,全球貿易夥伴可能對美國農產品、能源和機械出口加徵報復性關稅。如此就可能升級為全球貿易戰,導致企業和投資人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

特定國家或地區關稅

1.墨西哥和加拿大

在2024年的前11個月裡,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國的前2大貿易夥伴,墨西哥排名高居第一。川普上月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25%關稅,原定2月4日生效,以作為對非法移民和毒品芬太尼(Fentanyl)走私的報復措施。但在關稅生效前,川普宣布上述措施延後至3月1日實施,以等待與兩國進行談判。

川普9日批評加、墨兩國阻止移民與毒品流入美國不力。加國主要出口原油、能源產品、汽車及零件;墨西哥則向美國出口各種工業與汽車相關產品。

2.中國

川普已對中國加徵10%關稅,兌現他的競選承諾;中國則宣布今天開始針對美國部分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在川普的首個總統任期內,美中曾爆發貿易戰,嚴重影響兩國經濟。

3.歐洲

川普曾表示,歐洲聯盟(EU)及其他國家對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並強調將對其商品徵收關稅,或強迫其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不過美國天然氣出口已逼近極限,這可能導致歐盟難以擴大採購。

4.俄羅斯

川普曾揚言,除非俄烏戰爭能夠儘快達成和解,否則將對俄羅斯及其他相關國家實施稅收、關稅,以及制裁。

5.印度/金磚國家

川普在競選總統期間曾批評印度「嚴重濫用」貿易,並誓言利用關稅來改正貿易失衡的問題。他還威脅要對金磚國家(BRICS)加徵關稅,除非這些國家承諾不會創造新的貨幣體系。

6.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拒絕接收美國遣返的移民後,遭川普威脅對其商品加徵25%關稅。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成功避免關稅生效。

特定產品關稅

1.鋼鋁產品

川普昨天宣布將對所有鋼鋁產品加徵關稅,這將影響汽車製造商、航太公司,以及營建與基礎設施產業。

美國是全球最大鋁進口國,已連續10年在鋼鐵貿易上處於逆差。目前美國逾半鋼鐵進口來自加拿大、墨西哥與巴西。

2.半導體

川普計劃對進口半導體晶片加徵關稅,並特別提及台灣,因為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為輝達(Nvidia)、蘋果(Apple)等美國企業生產半導體。2024年台積電約有70%的營收來自北美客戶。

3.藥品

川普曾提出將對藥品與醫療用品加徵關稅,這將是重大變革。過去幾十年來,藥品通常可獲關稅豁免。

4.汽車

川普提議對進口車輛,特別是電動車(EV)徵收100%或更高的關稅。2024年美國從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的汽車總額超過2020億美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