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風暴 學者:恐影響投資出口880億應急仍不足

美國對台灣在內的逾75國暫緩高額對等關稅90天,這段期間僅課徵10%的對等關稅。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中小企業這一波恐面臨很大挑戰,政府提出的支持方案新台幣880億元仍不足,應拿出更多資金應急、快速到位,因應投資、出口減少的效應。

美國關稅風暴來襲,影響多國資本市場劇烈震盪,美國日前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暫緩高額對等關稅90天,這段期間僅課徵10%的對等關稅;不過,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提高至145%,立即生效。

台灣民眾黨今天下午舉行論壇,主題為「關稅新局下台灣產業的因應與選擇」。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雖然目前暫時先課稅10%,但這波對台灣基本面一定有影響,川普可能不滿意只有幾家廠商過去美國,如果半導體、甚至整個供應鏈過去美國投資,部分產業空洞化可能很難避免。

王健全說,國內傳統產業有些缺乏國際化布局能力,更面臨3大壓力,一為日圓貶值,工具機產業面臨日本競爭的巨大壓力,第2為中國因內需不足,也拚命對外傾銷,第3是產業因應「台灣+1」,先前就有供應鏈移轉壓力,現在又有川普關稅措施。傳產近年面對數位與綠色轉型,營運成本增加、短期效益不明確,呼籲政府應該重視,中小企業這一波恐面臨很大挑戰。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880億元的「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王健全表示,關稅雖然暫時為10%,但台灣未來3到5年產業面臨很大的結構調整,必須做好準備。行政院轄下應該設立跨部會因應小組,提供財政輸血、供應鏈移轉、升級轉型方案,美國關稅措施後續可能讓台灣投資、出口減少,880億元還是不太夠。

他認為,應該拿部分超徵稅收結合880億元才能應急,避免大規模失業發生。台灣去年對美國出口約1100億美元,如果受影響幅度2到3成,換算約新台幣7000億元到1兆元,呼籲資金應該快速到位。

王健全分析,美國掀起貿易戰與科技戰,後面一定還有金融戰,可能不是這一波,但川普一定會逼亞洲貨幣正常化,讓日圓、新台幣、韓元等升值,以減少美國貿易逆差。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洪毓祥指出,美國這次的關稅考題,實際上是考驗產業轉型、彈性供應鏈與品牌力的經營,如果企業仍需要美國市場,共通性的措施包括分散生產基地,建立多元供應鏈基地,業者也要提升產品的不可替代性與附加價值,經營對美行銷品牌。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座談時指出,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立法院專案報告,但報告內容不像是影響評估報告,質疑政府根本沒做好影響評估報告。

黃國昌表示,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完全不對等,許多國家都很錯愕,川普站在美國立場、爭取美國最大利益,民眾黨願意做政府後盾,但希望政府不能只是片面配合,談判過程中,也要爭取台灣的最高利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