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盛董事長葉守焞辭世 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繼任人選
台灣尼龍大廠集盛今天公告,董事長葉守焞逝世,享壽85歲。公司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時間未定。另外集盛強調,公司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董事長辭世對公司營運無影響。
集盛為台灣尼龍大廠,產品包括尼龍粒、尼龍絲、加工絲等,大客戶包括台灣紡織股王儒鴻等。公司成立於1969年,由蘇信、蘇阿琳、葉守焞等3人合資創立,在台灣紡織業大舉西進的90年代,集盛是極少數選擇根留台灣的紡織廠。
集盛堅持留在台灣,朝向差異化發展,例如這2年,為了跳脫中國大陸同業的紅海競爭,集盛將原本大園廠的PA6尼龍粒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投入更高端的PA66市場。
集盛總經理蘇百煌日前表示,比起PA6,PA66的耐候性、舒適度和膨鬆性更佳,尤其是紡絲級PA66,過去多數仰賴進口,集盛決定投入,希望爭取進口替代。
不過面對台灣紡織產業外移,以及電價、運價等成本上漲,集盛最近5年,就有3年呈現虧損,2024年營運勉強翻正,小賺新台幣525萬元,每股純益0.01元。
集盛為台灣尼龍大廠,產品包括尼龍粒、尼龍絲、加工絲等,大客戶包括台灣紡織股王儒鴻等。公司成立於1969年,由蘇信、蘇阿琳、葉守焞等3人合資創立,在台灣紡織業大舉西進的90年代,集盛是極少數選擇根留台灣的紡織廠。
集盛堅持留在台灣,朝向差異化發展,例如這2年,為了跳脫中國大陸同業的紅海競爭,集盛將原本大園廠的PA6尼龍粒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投入更高端的PA66市場。
集盛總經理蘇百煌日前表示,比起PA6,PA66的耐候性、舒適度和膨鬆性更佳,尤其是紡絲級PA66,過去多數仰賴進口,集盛決定投入,希望爭取進口替代。
不過面對台灣紡織產業外移,以及電價、運價等成本上漲,集盛最近5年,就有3年呈現虧損,2024年營運勉強翻正,小賺新台幣525萬元,每股純益0.01元。
- 記者: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1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