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媒體議價立法須審慎 不排除引發美報復措施

數發部書面報告今天指出,美國近期也有聲明或評論認為澳洲與加拿大在內的媒體議價立法已損害美國經濟利益。如果台灣未來實施類似媒體議價立法,不排除引發美國採關稅報復措施的風險,建議媒體議價的立法須審慎評估。

立法院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明天召開聯席會議,審查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國民黨立委羅廷瑋、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民進黨立委范雲等人與台灣民眾黨黨團分別擬具的6項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草案版本,個別草案名稱也略有差異。

數發部今天書面報告出爐,強調數發部支持「新聞有價」,積極蒐集研究各國發展趨勢,包括強制議價權和著作鄰接權,也關注與媒體議價相關的國際政治情勢發展,媒體議價的立法仍須審慎評估。

數發部指出,立委提案大致採行「強制議價」模式,希望建立議價機制,要求數位平台付費,並以調解或仲裁方式妥適處理爭議,部分提案也要求將部分收益用於改善新聞從業人員的勞動條件,立意良善。數發部將持續追蹤國際趨勢,並適時與立委溝通。

在國際政治情勢變化挑戰部分,數發部指出,美國自川普政府上台後,持續強調建立公平且互惠的貿易關係。近期,美國貿易代表署及副國家安全顧問都針對「10項不公平數位貿易慣例」發表聲明或評論,指稱包括澳洲與加拿大在內的媒體議價立法已損害美國經濟利益。

報告指出,美國政府認為,澳洲和加拿大皆針對大型美國數位平台設限,以資助其當地新聞出版商,推估對美國企業造成潛在成本達3.1億美元,使美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在這樣的國際氛圍之下,澳洲曾在2024年年底提出徵收數位平台廣告年度營業額5%的法案,隨即因美方關稅報復威脅而撤案。如果台灣未來實施類似媒體議價立法,也不排除引發美國採關稅報復措施的風險。

國際發展趨勢強制議價權部分,報告指出,強制議價權模式由澳洲與加拿大率先採行,立法規定符合資格的大型數位平台「必須」和新聞媒體進行議價,如雙方協商無法達成協議,則須進行調解及強制仲裁的程序。

澳洲2021年通過新聞媒體議價法之後,Google與Meta就主動與數十家新聞媒體達成協議,預計每年提供約2億澳幣的資金。但Meta在2024年3月改變政策,宣布不再與新聞出版商續約。

加拿大在2023年通過線上新聞法後,Google(為)了爭取加拿大政府豁免其強制議價義務,承諾自2024年起每年捐贈1億加幣,為期5年。Meta為規避強制議價義務,全面封鎖新聞內容,導致新聞媒體網路流量明顯下滑,尤其對中小型媒體衝擊最為嚴重。

報告指出,整體而言,強制議價權雖然立意良善,但是如果Meta等大型社群媒體平台選擇停止提供新聞連結,受傷害的反而是新聞媒體。

至於著作鄰接權模式主要在歐盟各國實施,主要是透過修改著作權法,賦予新聞出版者一項類似著作權的「請求權」。數位平台如須使用新聞內容,就須取得授權並支付費用,目前歐盟27國皆已完成相關立法。

不過,報告指出,採用鄰接權模式未能有效改善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間談判權力不對等的問題,雖有請求權機制,實務爭議須由司法機關裁決,處理時間冗長且成本高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