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動式ETF資產規模逾1兆美元 台灣市場正要起飛

野村台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將於5月5日掛牌上市,宣告台灣正式進入主動式ETF新時代。相較之下,美國早在2008年就推出全球第1檔主動式ETF,截至2024年底,全球主動式ETF已突破3000檔,總資產規模超過1兆美元。

台灣ETF市場這幾年蓬勃發展,成長速度名列全球前茅。投信投顧公會及基金資訊公告平台統計,截至2024年底,台灣ETF總規模突破新台幣6.4兆元,年增率超過6成,穩居亞洲第3大市場,不過皆屬於被動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

在主動式ETF方面,台灣相對落後,投信業者整理統計,美國早在2008年就推出全球第1檔主動式ETF,2011年英國、歐洲相繼開放,接著是澳洲、韓國,2023年日本也跟進。

觀察全球主動式ETF市場發展,從2008年的21檔,到2020年突破1000檔,大約花了12年時間,近幾年成長加速,2023年突破2000檔,2024年底更一舉突破3000檔。

群益投信統計,從2020年至2024年的短短4年,全球主動式ETF市場的總資產規模成長率高達308%,到2024年底總資產規模已超過1兆美元。目前主動式ETF占全球ETF市場比重約6.5%,而台灣主動式ETF市場才剛起步,未來有很大成長空間。

相較傳統被動式ETF是追蹤指數,主動式ETF最大差別在於有基金經理人負責操盤,依照投資目標及策略主動建構及調整投資組合。到底是人腦厲害,或是無腦追蹤指數能創造最大績效,一直以來是投資市場的一大懸案。

談起主動式ETF,大家最常聯想到有「女股神」封號的伍德(Cathie Wood)主持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旗下主動式ETF ARKK成立於2014年,為市場的指標性產品,2020年至2021年COVID-19疫情期間,ARKK的績效曾1年內飆升152%,讓伍德與ARKK一戰成名。

不過隨著2022年美國進入升息週期,新創產業受到高利率衝擊,股價表現失色,ARKK截至2024年底的近3年報酬率落入負數,跌落神壇。

對此,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認為,由於市場隨時在波動,績效會跟著改變,到底人腦或無腦追蹤指數厲害,恐怕沒有標準答案。

惟黃宏治認為,比起傳統ETF,主動式ETF在操作上確實更具彈性與時效性。以最近美國對等關稅掀起全球股市動盪為例,被動式ETF是追蹤指數,必須把持股盡量買滿,以貼近指數,但主動式ETF的最低持股水位可以降到7成,操作上有更大彈性空間。

另外,被動式ETF所追蹤的指數,可能半年、1年才調整一次成分股,主動式ETF則可以隨時動態調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更具即時性及時效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