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值》《最後的薩魔仔》奪下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

《PR值》《最後的薩魔仔》奪下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

影視局表示,本屆電視劇本創作獎在報名、參賽方式及獎金等項目皆作了重大的變革。為鼓勵入圍者完成完整劇本以接軌產製流程,特別要求需完成「完整劇本」始能進入最終評選,也為此祭出短集數最高獎金60萬元、長集數最高獎金120萬元作為獎勵,獎金創下歷史新高。主任評審鄭心媚強調,編劇從發想、田調、人物設定到落筆創作,是漫長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支持才能有餘裕、在最佳狀況下完成劇本創作,希望藉由本獎項,讓創作者可以走得更遠。


《PR值》《最後的薩魔仔》奪下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

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短集數得獎者與頒獎者合照。圖 /文化部影視局提供

本屆入圍作品長、短集數各有11組、10組入選,題材豐富多元,作品《最後的薩魔仔》、《神鬼警探》、《神明與力學》、《獵人之門》、《劣警李致豪》、《罌粟花》、《迷霧之下》雖然皆為犯罪刑偵懸疑劇種,但各自從靈異、科學、私刑正義、精神疾病與用藥等不同角度切入,饒富新意;亦有時代穿越劇《穿樂吧!1934女孩》、戰後商戰劇《風雲》、講述超能力英雄的《愛的超能力》與《月經超人》、政治諜報劇《水仙宮有隻黃鸝鳥》與《諜影藏畫》、實習醫生職人喜劇《末代銀蛋》、兒少劇《造句王》、奇幻劇《天國轉運站》、家庭劇《PR值》、《那個渣男是我爸》,以及以紙紮職人為題的《天堂訂單》;另有原著改編影集者,如《中藥鋪的女兒》、《孤村草人》等,顯現本土創作者將IP轉化成影集劇本創作能量。
《PR值》《最後的薩魔仔》奪下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

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長集數得獎者與頒獎者合照。圖 /文化部影視局提供

短集數首獎作品由《PR值》脫穎而出,透過三個遷戶口搶學籍的家庭來探討臺灣家庭與親子關係如何受到升學主義的影響,評審們表示從角色塑造到可拍性都十分出色;得主姜素秋在致詞時表示文化部的電視劇本創作獎及優良電影劇本獎是她持續創作的動力,未來一定會再繼續往前走。長集數首獎《最後的薩魔仔》結合了鄉野傳說、原住民文化和刑偵懸疑破解懸案的樂趣,評審們認為整部劇本懸疑感不斷,既成熟又讓人驚喜;得主盧信諺與陳羿瑄都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獲得的劇本獎,強調創作靈感來自於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蘊,「誰都不能阻止我們講故事!」是編劇最大的武器與幸福。

另外,短集數優等作品則由《穿樂吧!1934女孩》、《造句王》及《罌粟花》分別拿下。長集數優等作品則是由兩部切入角度不同的時代大劇《風雲》以及《迷霧之下》獲得!


《PR值》《最後的薩魔仔》奪下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首獎

第14屆「電視劇本創作獎」入圍者與頒獎者合照。圖 /文化部影視局提供

影視局為讓優秀的劇本被看見並轉製成戲劇,在頒獎典禮前特別安排「入圍作品媒合會」,邀請國內外產能豐富之製作業者與入圍者一對一進行劇本完整開發與製作之商談;今年度總計有18件作品、18家業者參與。典禮後亦將為今年參賽者舉辦「劇本撰寫及作品促推工作坊」,從「田野調查」、「時代與職人劇撰寫法則」到「劇本提案到製作」完整劇本的開發產製鏈規劃8項講座,邀請金鐘得主鄭心媚、陳南宏、何昕明、徐瑞良、曾瀚賢、林珮瑜授課,且為保障編劇權益及協助編劇將性平觀念確實落實於劇本,邀請著作權及性平專家講授「編劇著作權保護」、「多元性別與LGBT」議題。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