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原來我一無所知」圖文作品《我的孩子是霸凌者》今日在台上架

「霸凌事件」長期以來都是社會亟欲研究與解決的問題,在 2018 年兒福聯盟公開的調查報告之中,有 66.4% 的兒少表示曾接觸過「校園霸凌」,其中旁觀者佔多數,被霸凌者佔 17.1%,霸凌者則佔 9.2%,乍看之下比例並不高,但身為家長的讀者,是否曾設想過自己家的孩子就是那 17.1%,或是那 9.2% 呢?台灣角川本日出版的圖文書《我的孩子是霸凌者》,使用驚人的雙視角,同時描寫「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家長心境與歷程,從因到果探討校園霸凌事件。儘管作者屢次強調本作並非真實事件,但強烈的真實感仍讓人邊看邊冷汗直流,衝擊力不亞於真實作品,在日本也引起眾多社群討論。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故事講述一位母親.赤木加奈子的經歷。她原先以為「校園霸凌」是與自己家無關的社會問題。然而,有天她得知自己小學五年級的女兒.愛,在班上對同學.馬場小春進行霸凌。國中時曾遭受過同儕霸凌的加奈子,聽到自己的孩子成為「霸凌者」後,看著孩子內心卻油然而生厭惡和憤怒……當赤木一家前往馬場家道歉,對方當時雖接受了他們的歉意,但小春在此之後拒絕上學。小春的母親.千春對受傷的孩子相當不捨,也承受著來自外界的壓力,於是向熟人傾訴。然而,一則匿名網路貼文成為了導火線,將這件事情推向了難以預測的方向──








本書作者しろやぎ秋吾是日本插畫家、漫畫家,擅於將在社群上募集到的讀者真實體驗加以轉化為圖文創作並發佈,其特色為利用分鏡和轉換視角來營造畫面氣氛,儘管畫風可愛,卻成功打造出許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我的孩子是霸凌者》不僅故事令人深思,創作本身也充滿巧思,像是作品中「被霸凌者」的馬場家皆以紅色來代表;「霸凌者」的赤木家是藍色,其他人則是無色或灰色。然而在劇情最後的反轉中,原先無色的旁觀者們,竟也一瞬間變成了藍色,這些設計代表著什麼,值得讀者們細細品味。










作者也於後記表達了想對讀者們說的話,他表示目的並非告訴讀者:「如果孩子霸凌他人時應該怎麼做」,而是意識著「當自己為人父母時,是否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孩子呢?」這樣的想法來創作。具體的霸凌情形、小愛和小春在學校的關係、班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些從家長的視角都無法得知,也無法瞭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霸凌的真相只有當事者知道。每個角色心中都有非常多紛亂的想法,就算是成人也不意外,作者想從不同視角,描寫懷抱複雜情緒的角色們,最終意識到自己如何被旁人及社會影響、操弄,忘了其實面對孩子、好好對話、瞭解他們的想法並共同承擔,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而身為旁觀者的人,更應該學習不要將輕率的憤怒、自以為是的正義強加在他人身上,從各個層面來說,本作都很值得所有年齡層閱讀、思考。


「我可不記得有把妳教成這種孩子!」最疼愛的女兒,竟與自己最憎恨的存在劃上等號。不可原諒的霸凌事件,女兒居然是「加害者」。關於孩子,原來我一無所知──

新聞內容播報著「校園霸凌事件」的惡行。

『我的孩子絕不會這樣。』──赤木加奈子認為那只是與自己無關的社會事件。然而某天,她竟得知自己的女兒.愛,在班上對同班同學.馬場小春有霸凌行為。國中時曾遭受同儕霸凌的加奈子,對此難以忍受。對自己孩子的厭惡、憤怒,不斷湧上心頭。

另一方面,接受了赤木家道歉後的小春卻開始拒絕上學。對孩子的不捨、獨自承受外界的壓力,

小春的母親.千春,選擇向第三者傾訴煩惱。此時網路上的一則匿名貼文成了導火線,將這件事推向無法預測的方向──

對孩子的不信任感、夫妻間意見的相左、社群媒體上的批判…被各式問題折磨的雙方家庭。同時描寫「加害者」與「受害者」雙視角,以不同的視角探討校園霸凌!

※本書內容非真實故事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



作 者:しろやぎ秋吾

定 價:320 元

出版日期:2024 年 8 月 22 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遊戲新聞
人氣遊戲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