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臼了! 醫揭「4大處理原則」:千萬別亂動免得二度傷害

不少人以為遇到脫臼,只要像電影裡演的一樣,自己喬回去就沒事了。不過,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提醒,發生脫臼時,應遵循4大處理原則,包含先固定脫臼部位、就醫檢查及復位、進行局部冰敷、關節復位後再慢慢恢復活動,以免留下後遺症。



脫臼了! 醫揭「4大處理原則」:千萬別亂動免得二度傷害


▲ 發生脫臼時,應遵循4大處理原則,以免留下後遺症。 (示意圖/Shutterstock)


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指出,當關節遇到外力撞擊或拉扯時,就有可能會發生脫臼,如果沒有及時做適當處理,不僅會感到劇痛難耐,還可能留下後遺症。


對此,嚴可倫整理出脫臼的4大處理原則:


一、固定脫臼部位:發生脫臼時,關節四周的肌肉、韌帶、神經組織等,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若是隨意移動或是自行復位,可能造成二度傷害,所以千萬不要亂動,盡量保持原先姿勢,先將枕頭或夾板用繃帶把患處加以固定,或以另一隻手保護受傷的手,限制關節活動,再盡速就醫檢查。


二、就醫檢查及復位:發生脫臼後,應盡速就醫檢查,醫師會透過X光來判斷脫臼的情形,以及確認是否傷及骨頭(如骨折),若是一般脫臼,醫師可依照其專業評估下進行復位與固定,讓骨骼盡早回到原有的關節位置,以免關節周圍軟組織卡住,若神經血管受壓迫過久,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恢復期較久。



脫臼了! 醫揭「4大處理原則」:千萬別亂動免得二度傷害

三、進行局部冰敷:脫臼後可能出現疼痛腫脹的情形,這時可以在患部進行局部冰敷,使微血管收縮,減少疼痛及局部發炎反應,切忌受傷後暫時不要按摩和熱敷患部,以免加重組織損傷程度,造成二度傷害。


四、慢慢恢復活動:脫臼的關節復位後,雖然症狀會大幅緩解,但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復原,讓損傷的關節與韌帶重新癒合,因此治療後也必須避免過度活動,可以採取「可忍受的小幅度運動」,再慢慢加強活動幅度,同時也要注意是否仍有其他異常的疼痛或後遺症。


延伸閱讀
專訪/免疫力太強導致不易懷孕?!趙小僑花費300萬拚生子 曝生育心路歷程
爬一、兩層樓梯就喘不過氣! 醫:「心絞痛」不及時治療 死亡率達30%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