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總生育率降 民眾:問題在經濟

上海市健康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上海去年總生育率0.6,平均一名育齡婦女生育0.6個孩子,數據低於2022年,也低於COVID-19疫情前,民眾直指,生育意願低落原因在經濟。

上海市健康衛生委員會(上海市健康委)發布「2023年上海市人口監測統計資料主要數據彙編」,內容顯示,去年上海戶籍人口總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0.6,遠低於人口替代水準2.1,平均初育年齡31.66歲、平均生育年齡32.56歲。

查閱過往上海市健康委統計資料可發現,2023年上海總生育率0.6創下了近年統計最低紀錄,平均初育年齡、平均生育年齡也延後。

在2017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生前,上海總生育率1.0,平均初育年齡29.81歲、平均生育年齡31.16歲;到了2022年、疫情期間,總生育率0.7,平均初育年齡延為30.36歲、平均生育年齡延為31.18歲。

「主要問題還是出在經濟吧」,上海民眾王熙(化名)對中央社表示,現在掙什麼錢都不容易,疫情後經濟更難了,政府給的生孩補貼、支持也很少,不願意生小孩的現象在上海應該蠻明顯的,上海女性自主意識也比較高。

王熙育有一名就讀國中的女兒,儘管遇上二胎開放政策,由於經濟考量,加上將養育重心放在女兒身上,她也沒有意願再有第2個孩子。

王熙的孩子從小就學英語,在政府祭出補教禁令情況下,仍透過管道找到私人教師,在週末假日為孩子上課,一天要價約人民幣400至600元(約新台幣1800至2700元)。

王熙正在積極準備孩子出國就學相關事宜,目標瞄準主講英語的國家。「中國還是太捲了吧(指過度競爭、內耗)」,王熙說,一方面不希望孩子留在趨於惡性競爭的環境,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多去外頭看一看,培養自己成為有能力的人。

41歲陳偉在製造業大廠工作,他對中央社表示,「沒錢是最直接的因素」。陳偉提到,沒有錢、社會福利差、雙薪家庭很忙等,一再地降低生育意願,目前願意生育的家庭在兩極化光譜,一邊是薪資收入極佳、有錢有時間;另一邊是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農村環境,「中間那一塊,沒了」。

陳偉以他身邊同事為例子。他說,這家大廠平均薪資可說名列這座城市就業人口前10%,育有孩子的家長不用煩惱學費、物價,時間到了,就送去私立學校,一切都可以照著人生規劃走;疫情結束後,經濟沒有明顯復甦,大廠裁員、消費降級、通貨緊縮,這些對於高收入群體來說影響很小,對於「打工人」來說,則是使「我不會生小孩」念頭更加強烈。

陳偉另也提到女性自主意識強化是原因之一,這樣的情況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特別明顯,女性可以經濟自主、學歷又好,步入婚姻、生子不再是一定的選項,「我們公司很多女領導,也是沒婚沒孩子」。

上海民眾、56歲高康認為,「找個對象結婚、然後生娃」是人生必然的節奏,不過據他觀察,現在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人愈來愈多了。

他對中央社說,在上海,男生一定要為結婚準備好房子,「沒有房子,姑娘不理你的」,如果沒有房子,根本不用想結婚這件事了,「沒有房子,結不了婚,就躺平囉」。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