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對半導體課關稅 美媒:AI競爭恐功敗垂成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台灣晶片徵收關稅,道瓊旗下的「巴隆周刊」今天指出,這項措施不利美國AI競爭,恐導致美國企業與軟銀集團合資的Stargate計畫資金受限,以徵收50%關稅來評估,計畫成本恐增加1000億美元。

「巴隆周刊」(Barron's)今天指出,美國在與中國的人工智慧(AI)競賽中目前處於優勢,但川普政府可能的關稅措施將是重大威脅,讓即將到手的勝利變成失敗。

報導提到,川普(Donald Trump)13日宣布計畫、指示將研究對等關稅,雖然尚未提出具體細節,讓投資人暫時鬆了口氣,但晶片關稅威脅依然存在。

報導說,表面來看,提高關稅似乎可以激勵國內晶片製造,但現實情況是,未來幾年內,半導體生產並無法轉移到美國。打造晶圓廠大約需要4年,成本高達100億至200億美元,且資金並非唯一的關鍵因素,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專業知識同樣不可或缺。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能夠實現,歸功於台積電派遣台灣工程師赴美協助。

報導並指出,關稅措施恐將削減用於美國AI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

川普上任後不久便與OpenAI、軟銀集團、甲骨文(Oracle)等企業共同宣布Stargate計劃,預計未來4年投入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3兆元),在美國打造AI基礎設施。

瑞士銀行集團(UBS)估計,該計畫的數據中心支出,40%將用於AI伺服器機櫃,也就是2000億美元;若對半導體產品加徵50%的關稅,將使成本增加1000億美元。

另外,「巴隆周刊」也引述彭博新聞(Bloomberg)報導指出,應川普政府官員要求,台積電正考慮取得英特爾(Intel)晶圓廠控股權,談判目前仍處於非常初期階段。

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瑞斯岡(Stacy Rasgon)則指出,美國要推動本土製造,最理想的結果是讓台積電在美國擴大產能,而非依賴晶片製造能力落後台灣的英特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