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發創新食品牛肉米 營養又減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韓國研究團隊推出一種創新食品,他們在實驗室中培養牛肉米,米粒內含牛肉肌肉與脂肪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粉紅色的米可提供價格更低廉、更環保的蛋白質來源,而且碳足跡比牛肉低得多。
他們說:「米飯原本就具有高營養價值,添加來自牲畜的細胞可讓營養更高。想像一下,從細胞培養的蛋白質米中,獲取我們所需的所有營養。」
團隊首先在米粒上塗上魚膠,好讓肉細胞更能吸附在上,之後再把牛的肌肉和脂肪幹細胞植入米粒,放入培養皿培養,讓肉細胞在米粒表面和內部生長,約9到11天後,牛肉米於焉誕生。
研究指出,動物有可幫助細胞生長、形成組織和器官的微小「生物支架」,米粒則有和這種支架類似的多孔、組織性結構,以及可提供細胞更多營養的分子。
研究發現,與典型黏軟質地的普通米飯相較,牛肉米更堅硬、更脆,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更高。科學家對米飯進行蒸煮分析,發現肌肉含量較高的米飯散發著牛肉和杏仁的氣味,而脂肪含量較高的米飯則有奶油或椰子油的香氣。
研究宣稱,「一種可以克服人類糧食危機的新食材已經誕生」,這對克服「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傳染病風險、氣候變遷和資源稀少」至關重要。
畜牧系統每年對大氣排放62億公噸二氧化碳,聯合國數據顯示,這約占所有人為排放的12%,而牛肉生產的碳排強度最高。
韓國研究團隊表示,他們使用安全、易取得且價格實惠的成分,使最終產品可持續生產且節省荷包,這就是優勢所在。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粉紅色的米可提供價格更低廉、更環保的蛋白質來源,而且碳足跡比牛肉低得多。
他們說:「米飯原本就具有高營養價值,添加來自牲畜的細胞可讓營養更高。想像一下,從細胞培養的蛋白質米中,獲取我們所需的所有營養。」
團隊首先在米粒上塗上魚膠,好讓肉細胞更能吸附在上,之後再把牛的肌肉和脂肪幹細胞植入米粒,放入培養皿培養,讓肉細胞在米粒表面和內部生長,約9到11天後,牛肉米於焉誕生。
研究指出,動物有可幫助細胞生長、形成組織和器官的微小「生物支架」,米粒則有和這種支架類似的多孔、組織性結構,以及可提供細胞更多營養的分子。
研究發現,與典型黏軟質地的普通米飯相較,牛肉米更堅硬、更脆,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更高。科學家對米飯進行蒸煮分析,發現肌肉含量較高的米飯散發著牛肉和杏仁的氣味,而脂肪含量較高的米飯則有奶油或椰子油的香氣。
研究宣稱,「一種可以克服人類糧食危機的新食材已經誕生」,這對克服「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傳染病風險、氣候變遷和資源稀少」至關重要。
畜牧系統每年對大氣排放62億公噸二氧化碳,聯合國數據顯示,這約占所有人為排放的12%,而牛肉生產的碳排強度最高。
韓國研究團隊表示,他們使用安全、易取得且價格實惠的成分,使最終產品可持續生產且節省荷包,這就是優勢所在。
- 記者:中央社首爾16日綜合外電報導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