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巴黎展演最驕傲台灣語言 青年海外圓夢徵件中
凡擁有「台灣語言能力」與「台灣藝術技藝」的台灣青年,在教育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的支持下,將有機會成為巴黎東語台灣學研究的見習生,從歐洲視角挖掘自己的台灣認同。預計6月20日截止收件。
「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自2025年起由教育部實施,期待以青年帶動台灣百工百業創新成長、並讓世界看到多元台灣,提供多種海外見習與培訓的機會,目前正值第2梯次報名開跑,海外(皋羽)翔組預定提供約600個名額,而其中有4個名額來自巴黎的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INALCO,簡稱東語)。
東語自1669年創立,在法國享有聲譽的國立高等教育與科研機構,專門研究中東歐、非洲、南亞、東南亞和東亞等西歐以外的語言和文化,並自2024年起設立「台灣學研究」方針,由學校教授「台語」與「傳播與跨文化課程」、來自台灣的劉展岳負責。
劉展岳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的支持下,東語將於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提供「台灣學全球探索 島語發聲」與「台法藝境」2種補助項目,不僅提供機票、生活費、參訪研究費等,還有法語學習課程,歡迎18至30歲的台灣青年申請,成為在法3個月的「台灣學研究」見習生。
欲申請「台灣學全球探索 島語發聲」者,需具備一種台灣語言能力專長如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台灣南島語)等,能協助台灣學研究課程教學與相關文化活動,有2個名額。
欲申請「台法藝境」者,需具備一種台灣藝術技藝,如表演藝術、傳統工藝、音樂、影像藝術、裝置藝術等,或自台灣發展出來的各種藝術形式,能配合東語台灣學研究課程與在地學生和民眾交流,也有2個名額。
劉展岳因長年在歐洲教授台語、與當地交流台灣文化,今年剛獲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他強調:「獲選者將了解在法國的『台灣學研究』是什麼?觀察法國人如何理解台灣?並在跨文化的場域下,與法國學生合辦工作坊,從歐洲視角詮釋台灣,挖掘自己的台灣認同。」
劉展岳補充,「台灣學全球探索島語發聲」與「台法藝境」的獲選者在見習結束前,每一位均需舉辦一場小型展示,形式自由,可以是個人創作或與他人合作的工作坊。
為讓獲選者在見習期間更能融入法國、在跨文化中思考,東語將為獲選者提供「法語學習課程」,促進獲選者與法國學生和民眾交流的機會。
劉展岳期待「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在未來能擴大到「數字大年輕人圓夢計畫」,讓申請者不受年齡限制,只要心是年輕人,年齡只是數字。
劉展岳說:「不是只有青年才有夢,每個人都有圓夢的需求。在看見台灣跟世界互動、產生連結的同時,將圓夢機會向不同人生歷練的台灣人展開,讓台灣經驗成為世界經驗。
「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自2025年起由教育部實施,期待以青年帶動台灣百工百業創新成長、並讓世界看到多元台灣,提供多種海外見習與培訓的機會,目前正值第2梯次報名開跑,海外(皋羽)翔組預定提供約600個名額,而其中有4個名額來自巴黎的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INALCO,簡稱東語)。
東語自1669年創立,在法國享有聲譽的國立高等教育與科研機構,專門研究中東歐、非洲、南亞、東南亞和東亞等西歐以外的語言和文化,並自2024年起設立「台灣學研究」方針,由學校教授「台語」與「傳播與跨文化課程」、來自台灣的劉展岳負責。
劉展岳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的支持下,東語將於今年10月至12月期間,提供「台灣學全球探索 島語發聲」與「台法藝境」2種補助項目,不僅提供機票、生活費、參訪研究費等,還有法語學習課程,歡迎18至30歲的台灣青年申請,成為在法3個月的「台灣學研究」見習生。
欲申請「台灣學全球探索 島語發聲」者,需具備一種台灣語言能力專長如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台灣南島語)等,能協助台灣學研究課程教學與相關文化活動,有2個名額。
欲申請「台法藝境」者,需具備一種台灣藝術技藝,如表演藝術、傳統工藝、音樂、影像藝術、裝置藝術等,或自台灣發展出來的各種藝術形式,能配合東語台灣學研究課程與在地學生和民眾交流,也有2個名額。
劉展岳因長年在歐洲教授台語、與當地交流台灣文化,今年剛獲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他強調:「獲選者將了解在法國的『台灣學研究』是什麼?觀察法國人如何理解台灣?並在跨文化的場域下,與法國學生合辦工作坊,從歐洲視角詮釋台灣,挖掘自己的台灣認同。」
劉展岳補充,「台灣學全球探索島語發聲」與「台法藝境」的獲選者在見習結束前,每一位均需舉辦一場小型展示,形式自由,可以是個人創作或與他人合作的工作坊。
為讓獲選者在見習期間更能融入法國、在跨文化中思考,東語將為獲選者提供「法語學習課程」,促進獲選者與法國學生和民眾交流的機會。
劉展岳期待「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在未來能擴大到「數字大年輕人圓夢計畫」,讓申請者不受年齡限制,只要心是年輕人,年齡只是數字。
劉展岳說:「不是只有青年才有夢,每個人都有圓夢的需求。在看見台灣跟世界互動、產生連結的同時,將圓夢機會向不同人生歷練的台灣人展開,讓台灣經驗成為世界經驗。
- 記者: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13日專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