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極端正統猶太教徒不想當兵怒火燒向納坦雅胡 以色列政權戰爭中恐更迭
(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以色列向來給予外界全民皆兵、能迅速動員的深刻印象,但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卻長期享有豁免權免入伍當兵。以色列最高法院6月25日做出一歷史性裁決,有望改變這一切,以色列軍方未來能向極端正統猶太教男子徵兵。此裁決恐導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失去足夠支持,甚至在以哈戰爭仍在進行中出現政權更迭局面。
以色列1948年建國初期,仍是少數族群的極端正統猶太教學者,即享有免入伍當兵權利。隨著宗教政黨勢力逐漸擴大,極端正統猶太教徒(ultra-Orthodox Jews),又稱「哈雷迪」(Haredi)的讀經年輕男子人數跟著暴增。根據美聯社報導,以色列約有130萬極端正統猶太教人,佔總人口比率約13%。
「哈雷迪」除享有免役特權,他們還拒絕現代化事物,一部分人過著不工作、不節育的生活方式,長期在以色列國內引發爭議。
以國猶太男女當要當兵 義務兵役是成年儀式象徵
相對之下,以色列絕大多數猶太男性、女性都必須服兵役,服役時間分別是3年、2年,並在40歲左右服預備役。在以色列佔多數的猶太人中,義務兵役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一個大熔爐和一種成年儀式。
以哈戰爭在2023年10月爆發迄今尚未停歇,加上以色列與黎巴嫩零星衝突不斷,超過600名以國軍人身亡,軍力越來越吃緊。
以色列國防部(IDF)已於2024年2月宣布延長服役時間,未來入伍、現役軍人服役時間從原本28至32個月,全面延長至36個月;後備役軍人的除役年齡視官階而定,分別從40、45、49歲延後至45、50、52歲;每年的後備役教召訓練也從25天拉長至40天。
以色列國內要求「哈雷迪」入伍當兵的聲浪更日益升高,相關抗議活動也不斷。以色列最高法院6月25日終於頒下歷史性判決,裁定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023年要求軍隊不要向極端正統猶太教男子執行徵兵令的決定並不合法,以色列政府需要馬上向「哈雷迪」徵兵。
法官在意見中更指出,「與以色列人一樣,極端正統猶太教徒也適用義務兵役制。對最寶貴的東西—生命本身—歧視是最糟糕的」(Discrimination regarding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of all – life itself – is the worst kind)。
明年最少3000個「哈雷迪」要當兵 大批極端教徒上街抗議
法院在裁決中表示,約6萬3000名「哈雷迪」有資格入伍。以色列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2025年至少有3000名極端正統派士兵必須要入伍。
以色列最高法院的裁決引爆極端正統猶太教社區憤怒,大批「哈雷迪」連日來不僅走上街抗議、燒車,還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以色列時報》指出,示威者多屬於極端耶路撒冷派,該派系約有6萬名成員,被視為哈雷迪「最保守的組織之一」,經常舉行示威活動,反對猶太學生應徵入伍。
事實上,過去幾十年來有少數的「哈雷迪」入伍當兵。以色列軍方透過建立獨立的部隊,來容納極端正統猶太教士兵,讓他們能夠維持宗教習俗,包括盡量減少與女性的互動。但是,為此目的成立的「猶大勝利營」(Netzah Yehuda Battalion),卻因為多次在約旦河西岸犯下嚴重違反人權的暴力行徑,險成為第一個面臨美國制裁的以色列軍事單位,但美國最終決定不實施制裁。
納坦雅胡面臨極大停火壓力 66%民眾認為他不該連任
納坦雅胡雖然是以色列在位最久的領導人,但他的執政爭議不少,尤其在以哈戰爭爆發後,納坦雅胡堅持等戰爭結束後,再成立調查小組調查哈瑪斯(Hamas)入境以色列突襲,以國情報單位無警覺、軍方救援遲緩的原因與責任,以及多次試圖阻擋軍方向「哈雷迪」徵兵。
納坦雅胡非常仰賴沙斯黨等極端猶太教派政黨、右翼黨派的支持,尤其是他的支持率仍不斷下滑,且面臨來自國內外極大的停火壓力。
納坦雅胡政敵甘茨(Benny Gantz)不斷呼籲9月提前舉行大選。以色列最高法院6月25日的裁決出爐後,以色列電視台第12頻道最新民調顯示,66%受訪民眾認為納坦雅胡不該尋求連任。針對總理右翼宗教集團政黨的選民中,37%的人反對納坦雅胡尋求連任。
美聯社分析指出,納坦雅胡執政聯盟在120席國會佔64席,屬於弱勢多數,小黨不支持納坦雅胡,以色列政權極可能在以哈戰爭仍在進行中,就出現政權更迭的局面。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法學教授梅迪納(Barak Medina)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若極端教派政黨因最高法院裁決,而退出納坦雅胡執政聯盟,納坦雅胡或許會認為沒什可以再失去了,因為他再也不需要承受極右派的反對停火壓力,反而有機會導致政策轉向,以終結以哈戰爭。
更多新聞:
菱視角/2024成TikTok大選年 全球10億用戶能撼動政治版圖
新聞眼/搶法國總理大位 28歲極右翼領袖巴德拉向「政治神童」艾爾塔下戰書
菱視角/川普恐再奪白宮大位、北約國家極右派興起 成烏克蘭和平前景陰霾
- 記者:菱傳媒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