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動員罷免藍委 政治動盪將更激烈

民眾動員反對國會改革,揚言罷免國民黨立委!針對罷免藍委的手段,學者蘇子喬受訪時表示,雖然罷免門檻相對低,但恐讓國會改革的政治動盪更激烈。律師葉慶元受訪時也提到,即使這樣,國民黨也會相對應動員罷免綠委,最終成為罷免大戰,反而勞民傷財。



民團籲六招反制

立法院21日、24日與28日審理國會改革法案時,數萬民眾都湧入青島東路抗議反彈,也將此次行動稱為「青鳥行動」,民團也提出「行政院提出覆議」、「憲法訴訟」、「公民複決」、「罷免濫權立委」、「強化監督國會」、「強化民主防衛」等6點反制措施。



發起青鳥活動之一的民團「台灣經濟民主連和」副秘書長許冠澤受訪時指出,因應眾多民眾上街抗議,民團也在思考許多反制手段給社會參考,如覆議與釋憲,就是民眾向行政或憲法機關喊話;民眾可以進行的公投與罷免,也是可以進行的方向之一,但反制手段之間也需要更多的折衝與考量。



就職一年才能罷免

針對民眾揚言要罷免支持國會改革的藍委,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受訪時表示,我國罷免門檻為1%區域選民提案、10%連署即可成案,投票時同意罷免需高於不同意,且同意票要多於選區選民數的4分之1,其實門檻相對低,但這也會讓國會改革的政治動盪更激烈,因為藍綠席次相差不大,雙方都會拿出更激烈的論述。



葉慶元指出,根據《選罷法》規定,公職人員就職未滿一年者,不得罷免,所以就算民眾動員罷免,預計行動也要到明年才會開始。



他也分析說,民進黨較善於一對一的選舉,如果要一次性罷免多名立委,等同於重新上演地方選舉,民進黨要大幅翻盤的機會很低,加上國民黨也會反擊,開始罷免民進黨立委,最後淪為罷免大戰,造成勞民傷財的結果。



公民複決有難度

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系副教授劉兆隆說,民間還可以發起公投複決,但同樣也是要法律生效後,且時間也會拉更長。他指出,因為現在公投綁定大選,因此最快要等到2025年8月才能進行公民複決,藍、白與綠也會在這段時間,積極進行政治動員。



他指出,雖然公民複決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但要動員足夠民眾投票,確實有難度,「公民複決就是技術上可行,但實行上比較困難的選擇」。



無法主動解散國會

「我國是『被動』解散國會,立院要倒閣且總統同時願意解散國會的機會不高!」蘇子喬分析,倒閣與解散國會分別是在野與執政黨都希望透過這些動作讓自己席次變多才會發動,且總統面臨倒閣不見得要解散國會,可以重新任命行政院長並組閣,因此他認為解散國會的機會不高。



劉兆隆指出,還有一個狀況就是讓《國會改革法》修法通過,但在朝野紛爭不斷的狀況下,恐怕上演頻繁使用藐視國會與調查權的大戰,後續產生的影響就是許多行政官員被逼到選擇辭職,其實對政治帶來的衝擊滿大的。



許冠澤也表示,除了國會濫權法案,民間也希望能夠更全面的監督國會,如這次爭議之一就是委員會召委未進行實質處理,就「全案保留」,所以未來盼建立召委處理法案的監督機制。



此外,應該也要更積極支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等法案,如要求立委赴中國應經申請,以強化民主的韌性。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