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驚聞電動車還要免稅四年?(邱文福)

原定2025年12月31日到期的電動車免牌照稅制度,據傳將以「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名目,延到2030年才開始課稅,課稅內容仍會在2026年提出,意思是電動車還有四年可以打混的時光?



毫無正當性的免稅

事實上,自2011年實施以來的純電車免牌照稅一事,完全缺乏公平正義與正當性,當年決策之草率讓人吃驚。以台灣今日處境,發電來源一直處於被嚴重詬病的狀態,「髒電」罵名從未停歇,卻獨獨厚待純電車,甚至為提供充電場所,還要特別撥出公共空間給與電動車停車、充電。簡直把電動車當成國家級重大產業政策一樣,跟著中國的國家戰略學步,貽笑大方。



事實上,中國自2008年有新任科技部長認為發展車輛產業,中國完全跟不上西方的內燃機科技領域,因此產業發展必須另謀途徑,於是頒布直接奔向電動車領域的政策,並以此為國家重大產業發展戰略目標,然至2016年中國依然進展有限,於是開放新企業申請,詎料瞬間引發超過300家登記為新能源車輛產業,給予深圳註冊的比亞迪重大一擊,於是廣收全球專利拷貝包括美國特斯拉在內技術力求突破,不多年終獲大進展,至今已在全球電動車業與特斯拉並駕齊驅。



中國戰略 台灣照學?

然而這項電動車產業戰略布局,台灣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唯一有關的只有作為美國特斯拉馬達供應商的富田電機以及少數零部件,其餘都是中國戰略布局下的供應鏈。不料台灣竟然東施效顰,給予純電車完全免牌照稅的優惠措施,2021年修法再免四年,如今就要屆滿,居然又要再拖延四年至2030年再看。



目前說法是,2030年以後就要將汽燃費改名為「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但是,怎麼繳,也可能不會採行曾經設計過依據《使用牌照稅法》第六條「完全以電能為動力之電動汽車」以馬力級距課徵電動車牌照稅的建議,而會另行設計方法。



電動車發展台灣靠邊站

官方說法是,國內電動車輛越來越多,如今已成長到88萬餘輛,因此最快2030年對電動車比照油車開徵汽燃費,但是規定的文字將從「汽車燃料使用費」,依照立委建議改為「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交通部順水推舟表示支持,為未來收費鋪路。事實上,汽燃費與牌照稅的本質都是道路使用費,燃料稅根本是在重複課稅。



儘管中國戰略下的電動車產業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切入,全球主要汽車產業更對此不以為然,包括全球最大的日本豐田在內,以及本田汽車,韓國現代,德國大眾集團、賓士汽車、寶馬汽車,都紛紛認為真正有益於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應是發展完全無汙染的氫燃料動力系統,因此多年來並未隨中國起舞。台灣在這項領域的發展更只有靠邊站的份,但官方卻一昧獨厚純電車,讓全民為之買單。



公路使用養護費公平性

回歸所謂公路養護費用,國際間有車重法與尺寸法,像此刻台灣官方所稱使用量的計算則向所未聞。加以目前與未來都已存在的新能源車輛發展,「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名稱是較無爭議的。



交通部稱已請運輸研究所通盤檢討汽車燃料使用費徵收及分配辦法之徵收規範(含徵收對象、方式、期間、規定費率及增列電動汽機車收費標準)及配套措施。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隨車徵收較為簡單,強調cc數及車種,民眾較能接受,預計2026年底出爐,聞之令人長嘆!





《汽車咖啡坊》驚聞電動車還要免稅四年?(邱文福)

台南市政府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建置「區區有充電站」。(中央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