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設性新聞扭正新聞亂象 世新攜TVBS首辦研習營融合AI技術

永續發展議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世新大學與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攜手合作,25日在世新良彥講堂舉辦學習課程「永續報導研習營」,參與人數近百人,教導學員運用「建設性新聞學」的方法,建立說故事、做好報導的能力,闡述永續發展議題。

研習營課程分為上、下午兩個階段,先有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分析新聞未來浪潮,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許志明分享如何善用AI工具融入新聞報導,並由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邱子杭,帶學員參觀全國大專院校唯一的好萊塢同步光學動態捕捉技術與LVS智能攝製基地。下午則將課程分為影音組、融媒體組、音頻組授課,邀請「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歷屆評審,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陳秀鳳、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陳彥龍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講師李蝶菲分享各專業的製作訣竅,讓學員對新聞實作技巧有更深入的了解。

阮淑祥介紹,「建設性新聞」不是只有兩極化,還有中間的立場,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看向未來。發現問題之外,也要去了解問題癥結並提出解方,可以請大家分享建設性對話的共識,產生出能夠被社會接受並執行的解決方案。帶給社會一個未來的盼望,而不是對這個社會感到失望、卑屈。每個人都有能力為地球做點事,新聞人、傳播人可以用筆、鏡頭、聲音改變這個世界,其他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自媒體上發聲,用現今最進步的各種媒介形式,為地球做一件小事。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近兩年AI工具的出現為人類帶來許多便利,世新大學也開始投入AI的內容創作,希望將傳播貫穿各學門,因此積極推動AI的生成內容、AI的數據分析、AI的程式設計等應用。這次永續報導研習營特別與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提出將AI融合進永續報導獎的概念,期待大家未來能夠善用AI協作工具,拓展環境永續、社會永續、地球永續的概念。永續報導獎來到了第八屆,也顯現議題逐步推廣的成效,也讓高中生、大學生、社會人士與媒體,對這個社會、環境永續議題的深度報導有高度的關注。

談到舉辦「永續報導研習營」的初衷,阮淑祥也透露,新聞業正面臨危機,臺灣新聞人才的素質越來越好,但新聞從業人員在社會上的信任度與尊榮感正逐年下降,一直排在全球信賴度最低的的最後幾名,也令大專院校招收新聞專業學生越來越困難。一個民主的社會,如果沒有高素質的新聞監督,很難有自我矯正的機制,社會會走向不健康的狀態,極端化或民粹化。因此希望能夠藉由辦理研習營,讓大家知道如何產製新聞,並運用「建設性新聞」扭正新聞亂象,把優秀、一流的人才留在新聞業。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