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J與政大社科院推出「實體風險」專案 助金融業應對氣候變遷

金融業者的專業夥伴「TEJ台灣經濟新報」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空間社會資料整合研究中心,近日宣佈攜手合作,整合TEJ資料串連以及政大社科院團隊的遙感探測與災害資訊整合技術,針對金融業面臨TCFD氣候變遷的實體風險,共同提出「實體風險災害損失評估」解決方案。協助金融業者辨識營運據點或其投資與融資部位所面臨的實體風險,並提供基期與未來的風險預測與損失評估,以便更有效地管理風險,保護資產。

今年一月,金管會委由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建置之「金融業氣候實體風險資訊整合平台」正式上線,提供金融機構查詢並下載氣候實體風險資料。平台涵蓋「淹水」、「乾旱」、「坡災」及其他類型,共8大實體風險類型的危害度及脆弱度資訊。然而,將這些風險資料轉換為具體的地點災害風險影響,仍需依賴GIS系統的專業解構。透過將不同類型的災害潛勢圖資套疊計算,才能準確地給予該地區災害風險損失評估。此外,圖資的空間解析度對風險判斷的精準度也有顯著影響。更高空間解析度的圖資,更能精確指出面臨風險的所在地點。

TEJ與政大社科院團隊提出的「實體風險災害損失評估」解決方案,充分運用其在金融管理系統與地理資訊處理建置方面的專長,為金融業者打造適切的營業據點與投融資資產的實體風險災害損失評估,除了處理圖資與套疊計算,產出最重要的「淹水」、「乾旱」、「坡災」三大類型風險之風險值資料,更能依照地形特性以及建物覆蓋密度等,更精準且有效率的將圖資解析度提升至5-20公尺解析度,透過地址或經緯度轉換,直接對應到該地點面臨的實體風險狀況,從而有效解決金融業者面臨實體風險評估的困難。

透過TEJ與政大社科院團隊的合作,金融業者可以更準確且順暢地進行實體風險的災害損失評估工作。這一解決方案將大幅提升金融業者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效率和精準度,為金融機構在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時提供堅實的支持。面對氣候變遷風險管理,TEJ跟進國際趨勢,一站式解決在TCFD風險的衡量、分析與管理需求。更多資訊,請上TEJ 網站( https://www.tejwin.com/)。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