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永續包裝在柏林 獲「德」迴響激盪包裝永續力

著眼淨零碳排的全球脈動,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自112年起推動「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深獲國內業者共鳴。今年續航力再升級,6月10日至12日,外貿協會前進德國柏林辦理「歐洲臺灣形象展」,首次設置「永續包裝區」,展出減碳包裝設計輔導成果,以及取自我在地農廢物研發出具臺灣特色的包材應用,吸引德人關注,並對臺灣別具創意及特色的包裝設計、農廢環保材如鳳梨葉纖維、甘蔗渣、牡蠣殼及廢棄菇包等再生運用印象深刻,以「永續包裝會友」激盪出德人從日常實踐、消費習慣,到制度及永續思維等熱情分享,包裝永續力遠遠超乎我們想像。

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包裝廢棄物及其衍生的環境問題越發受到重視,歐盟規範著重幾大重點面向,包括包材可回收、再使用、提高包材回收料含量、禁用一次性包裝等,相繼引發各國效法,永續及循環設計成為減少包裝廢棄物的治本之道。「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推動至今已陸續協助116家廠商著手改善產品包裝,今年乘勝追擊,前進歐洲臺灣形象展首度設立「永續包裝形象推廣區」,從「設計」的視角出發,呼應永續2R (Redesign and Redefine)的新思維。

本次展出的產品包裝涵蓋銳欣國際的車用避震器、明祿工業金屬銑刀、能資國際可攜式X光機、亞奇威企業運動用品、優織隆鳳梨纖維、renouvo環保餐具、奧本電剪、賀聲樂器、益鈞科技的廢棄尿布回收技術、農試所及工研院的材料應用研發等,從源頭包裝選材到善用包裝永續設計,達到包裝可回收及減少材積提升運輸效率、模組化設計以增加包裝的共用性等作法,獲德人認同與共鳴,並對於可分解的環保材質備感興趣。蔗渣吸管及鳳梨葉纖維產品不僅令德人耳目一新,並有珍奶原料等多家德國買主看準發展潛力紛紛洽詢合作商機,業者為企業落實產品永續包裝更添信心。從買主到一般民眾皆表示永續包裝會影響消費意願及對品牌的信賴度,可見永續包裝將漸成為產品銷歐的必備攻略。

本次歐洲臺灣形象展堪稱減碳包裝成果試水溫的最佳場域,產品永續包裝亦呼應歐洲對於包裝廢棄物造成環境問題的重視,同場加映10項臺灣人再熟悉不過的農業廢棄物,翻轉農廢印象的包裝應用更是吸引德國民眾的目光,展現臺灣產品的包裝永續決心與創意,結合海外展出的推廣形式,讓國際對MIT印象再加分!「出口產品減碳包裝設計」持續推動企業產品永續包裝轉型,113年度第二梯次報名自6月1日開跑,將於7月15日截止。產品包裝將是企業為產品加值的絕佳先行點,歡迎有興趣的企業參考連結資訊(https://www.taitra.org.tw/cp.aspx?n=357),再造MIT產品永續力。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