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舉辦「資本力驅動健康大未來論壇:打造藥局轉型即戰力」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社團法人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產業發展協會今(14)日共同舉辦「資本力驅動健康大未來論壇:打造藥局轉型即戰力」,集結業界領袖與產業專家,探討國內大健康產業發展與經營思維轉變,醫藥零售通路如何運用創新平台串接服務,並透過資本市場加速連鎖化進程,重新賦予藥局新價值。

2030年全球健康生活商機可望超過15兆美元,從「預防勝於治療」觀念延伸,串聯上游「預防醫學」、中游「醫藥治療」及下游「照護服務」合作夥伴,進而推動健康促進、擴大產業格局。臺灣也即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除整備醫療、長照服務與相關建設外,企業更致力拓展照護新領域-藥局整合性服務,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站在工商業與ICT產業雄厚基礎上,生技與醫藥產業已有相當基礎,產業鏈完整,在長照政策的影響下,藥局亦衍伸出許多新興的服務模式,連帶提供了輔具、健康管理、長照據點等一連串的產業價值,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不只是輔具,還有更多國內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契機,想見未來臺灣生技醫療、醫藥產業、輔具服務等相關經濟效益將蓬勃發展。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施威銘則指出,過去十年,國內美妝藥局零售業的規模成長幅度高達95.6%,達到了三步一小間,五步一大間的密集度,近年藥局開始轉型,除藥品外,更提供了健康管理、醫材輔具、婦嬰用品、藥妝等多元項目,朝連鎖化、複合式、多樣性等策略提供商品與服務,藥局的競爭已進入資本化時代,如何運用結盟資源、整併、創新且穩健經營將是首要關注的議題。

目前上櫃生技醫療業者共有90家,類別相當多元,包含製藥與新藥開發、醫療器材、食品生技及再生醫療等,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查部副組長陳碧瑩說明,2023年底總市值達7,745億元,占整體上櫃公司總市值13.37%,僅次於半導體業,整體而言生技醫療產業已在櫃買市場形成完整產業聚落。近年連鎖藥局業者亦紛紛進入資本市場,透過掛牌增加知名度及募資等皆有助於企業營運成長茁長,櫃買中心將持續協助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並往永續經營邁進。

全球藥局產業朝著規模化、連鎖化的方向發展,而台灣的藥妝藥局產業也不例外。近年來,受到大型流通企業和科技巨頭的積極參與影響,台灣藥局產業已正式邁入資本化、連鎖化、大型化的新階段。諾貝兒寶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室處長方惠祺分享,面對市場競爭的激烈演變,以及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連鎖藥局的未來發展勢必要與其他產業展開策略性合作,這種產業跨界合作的趨勢將成為未來藥局發展的關鍵方向,藉由整合各方資源,開拓新的市場、提升服務水準,並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市場挑戰。

國內醫藥通路產業於2009年後便啟動整併擴張潮,大型集團參戰開啟了資本化、集團化及連鎖化的發展,盼藉此來擴大採購及物流規模、系統化管理、資源共享等方式提高營運效能,銷售品項結構亦同步走向多元化。對此,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郭欣頤提醒,加盟連鎖店應特別強化公司與財務報導攸關之內控流程,像是關係人辨識及系統權限授與控制設計、判斷是否符合IFRS 10控制力條件,以及收入樣態評估與認列時點,同時,須強化公司管理階層自行編製財務報告的能力,並透過治理單位監督及溝通攸關之內控流程。除企業內控層面之外,KPMG安侯建業審計部執業會計師許振隆強調,連鎖藥局零售品項繁多,藥品及保健品有保存期限的問題,建議應完善庫存管理;另外藥局發展實體通路外,也逐步發展網路電商業務,在取得消費者個人資料之際,也須注意網路資訊安全安及個資保護,避免資料被駭。

近年大健康多元生態系持續茁壯,臺灣在輔具優良製造補助及服務,以及ICT/AI軟硬件極具全球領銜優勢,若兩者儘快整合合作,將能極速翻轉大健康產業創新轉型與發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李淑貞指出,國內高齡化趨勢下,長照輔具租賃發展為主要政策,也同步推動與成立「台灣智慧樂齡照護創新科技產業大聯盟」,多年來每年舉辦「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ATLIFE」,將需求端與供給端橫向與縱向調適整合,推動跨域大健康產業發展。

整體大健康產業已逐步由產業思維轉變為資本思維,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蘇嘉瑞說,以醫藥零售通路市場為例,目前國內藥局連鎖率僅20%,顯見仍有持續擴張的空間,除了投資、整併潮延續以加速規模化,亦紛紛出現IPO熱潮步入資本市場,盼取得更充裕的市場資金與成長動能,健康生態圈需要永續經營,透過上、中、下游相關產業縱向串聯,與異業進行橫向整合,實現「健康台灣」的目標。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