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捐血運動走過半世紀 陳建仁籲年輕人多挽袖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朗朗上口,台灣捐血運動走過半世紀,如今捐血率逾8%名列世界前茅。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少子女化讓可捐血的年輕人減少,盼踴躍挽袖。

大街小巷可見捐血車身影,事實上50年前剛開始推動無償捐血時,不但要面對民眾質疑聲浪,挨罵、投訴都是日常,還要對抗把持血液來源、俗稱「血牛組織」的職業供血者。

回顧一路走來點滴,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在捐血運動50週年感恩茶會中分享,當年還有上萬名職業供血者靠賣血為生,「臉色比病人還蒼白」,更別提健康狀況,最終在疾病風險等考量下,全面禁止賣血。

在各界努力下,民眾對捐血運動態度轉變,葉金川指出,捐血運動第1年的捐血量僅3000多袋,去年已成長到285多萬袋,近年台灣捐血率都在8%以上,世界數一數二。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則提到,台灣至今每12人中,就有1人捐過血,希望這樣的「熱血精神」能繼續傳承下去,但在少子女化影響下,年輕人越來越少,需要大家更積極出來捐血,而現在國人平均餘命已經提高,希望未來捐血年齡上限70歲可以再延長,讓大家有更多時間捐血。

一袋袋鮮紅色血液背後,都有著一個助人的念想。每年捐血從未缺席的鄭姓護理師接受媒體聯訪時說,因為家人罹癌大量用血,加上從事護理工作,看到患者對用血的需求,她從18歲開始規律捐血到現在68歲,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捐血,幫助有需要的人。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