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公墓變公園 南投縣定覆鼎金考古遺址擬活化

埔里鎮第一公墓起掘發現史前文化遺物,經停工調查研究,2021年11月公告為縣定覆鼎金考古遺址,南投縣政府研擬以當地遺址文物元素,低度開發為遺址公園,讓更多人了解文化。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規劃活化南投縣定覆鼎金考古遺址,擬設計成遺址公園,日前召開地方說明會,文化局今天向媒體表示,將採低度開發不會破壞文物,配合遺址文化,休憩設施、遊具加入史前文物等元素,並展示解說出土文物,將是縣內首座公墓活化的遺址公園。

根據南投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資料,2018年接獲通報指埔里鎮水頭里第一公墓進行墳墓起掘工程時,現場發現史前文化遺物,文化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7條請埔里鎮公所停工,並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調查研究及試掘經費,2021年11月公告為縣定覆鼎金考古遺址。

文化局表示,覆鼎金考古遺址可見繩紋陶文化層,也具有大馬璘文化層、歷史時期埔社的文化層,屬於多文化層遺址,具研究原史時期埔社人群居住地學術價值,出土保存完整的喇叭型玉環,為東、西交通及交換體系證明,遺址年代距今約2400年至1700年。

文化局表示,遺址保存區面積1萬8212.26平方公尺,早期及日治時期是公墓區,有一定干擾影響,但考古試掘仍可見史前文化層堆積,大部分區域保存狀況相當好,附近有民宅但不緊密,道路屬縣道或產業道路,相當適合開闢成考古遺址公園提供展示教育。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