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臨時站遭批像倉儲 鐵道局:鋼構耐用規劃舒適

中壢火車站因應鐵路地下化正式走入歷史,中壢臨時站今天啟用,但有民眾認為臨時站看起來像工廠或倉儲,鐵道局說,臨時站採鋼構耐用材質及經濟實惠方式施作,較過往進步很多。

配合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中壢車站昨晚走入歷史,中壢臨時前站今天啟用,交通部長李孟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鄭文燦、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鐵道局長楊正君等人都出席見證。

不過臨時站風光啟用,雖有民眾覺得臨時站蓋得還蠻好看的,卻也有民眾認為臨時站的外觀太像工廠或物流倉儲,恐怕還是難以擺脫「醜車站」的稱號,也擔心隨著鐵路地下化時程延後,臨時車站會不會一用又幾十年。

台鐵發布新聞稿表示,雖然是因為配合計畫所興建的臨時性車站,但仍以鋼構材為基材,具永續利用效益,而且前站採進、出站分流理念,減少人流交織,站內亦引進商業空間,活絡旅運需求,同時建構無障礙環境,滿足通用行旅特性。

鐵道局北部工程分局副分局長嚴家榮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臨時站因為地形條件限制,分為2棟興建,站體經過多次討論決議採RC耐用材質及經濟實惠方式施作,預計臨時站需使用8年左右時間,且材質相較過往臨時車站已進步很多。

嚴家榮說,雖然是臨時站體,但外觀也多是採取現代美學流線型方式設計,期間更是持續和桃園市政府討論外觀設計,以符合地方未來城市風貌,另外站內寬度在規劃時都有盡量放大,提供旅客更舒適使用體驗。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主任兼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認為,一般臨時車站主打快速安全且價格合理建材興建,由於同時進行地下化工程,內部開挖狀況也需考量,在這樣考量下,功能性會勝過美觀,民眾各有觀點,但快速興建銜接舊車站使用,才是現在最重要的。

陳歷渝指出,或許是民眾對曾背負最醜車站的中壢車站臨時站有更高期待,但臨時站使用年限不長,若花大錢蓋得精美漂亮,幾年後又要拆除恐怕也會讓人覺得浪費納稅人的錢,在這樣考量下,安全高效才是重點,他認為中壢新站初步設計圖,其實相當流線型,大眾普遍應該都能接受。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