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會發起放流魚苗裕漁業資源 增裕漁業資源

台灣省當舖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16日於東石漁港舉辦魚苗放流活動,由聯合會理事長張宏富率領各縣市當舖公會幹部及眷屬近250人,嘉義縣政府由秘書柯登雅、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蔡易餘立委服務處特助陳主明、六腳鄉長黃鉦凱等人出席共襄盛舉,以及海巡人員戒護下,共同放流30萬魚苗,發揮守護漁業資源人人有責的理念,提升民眾對於海洋環境保育的重視。

張宏富表示,自己非常喜愛海洋休閒活動,面對海洋資源逐漸匱乏,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同業公會成員遍及全國各縣市,今日群聚東石漁港舉辦「『當』」我們愛在一起魚苗生態放流活動」,就是希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同時響應政府推動海洋復育,聯合會近年已舉辦四次高經濟價值魚苗,每次30萬至50萬尾。

近年來海洋漁業資源受到氣候變遷、棲地環境破壞及漁撈技術精進等因素,漁業資源豐富度可以說是日益減少;因此,保護漁業資源已是刻不容緩的事,而魚苗放流活動,正是增裕漁業資源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面對海洋漁業資源正在逐漸枯竭,各地漁民都發現漁撈捕獲的魚種變少了,魚隻也越來越小;台灣省當鋪同業公會聯合會發起自發性購買30萬魚苗,包括10萬尾午仔魚、10萬尾黃錫鯛、10萬尾布氏鯧鰺,藉由魚苗放流補充漁業資源。

農業處說明,截至今日活動前,今年度於嘉義縣轄海域已核准15場魚苗放流活動,活動皆圓滿成功,放流魚種包括烏魚、文蛤、日本鰻、七星鱸、草對蝦、嘉鱲、黃鰭鯛、布氏鯧鰺、黃錫鯛、三棘鱟合計近600萬尾,都是由民間組織自發性活動,顯示民間對於魚苗放流很認同,大家共同努力讓曾經豐富資源的大海,可以逐漸恢復豐富、綺麗的樣貌。

農業處說明,魚苗放流必須向政府申請許可才能進行,過去常有些不正確放流行為(民間稱放生),不但未達到增殖或護生目的,反而害死生物;農業部現在公告有「水產動物增殖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針對放流魚種、地點等都有規定。

政府已有調查放流魚種的棲息環境及習性等生態特性,提供建議適合放流的魚種及地點,讓民眾放流時可以選擇,同時也必須有取得教育訓練認證的海域放流權責人員在場。

因此,民眾若要進行魚苗放流,應事先向嘉義縣政府漁業科提出申請,漁業科便會協助及輔導,與民間合作共同增裕漁業資源;為使海洋漁業資源可以永續,政府部門長期以來,持續推動各項措施,包括漁船收購、休漁獎勵、刺網管理,就是為了減少海洋漁撈能力,也推動保護棲地環境及建立國人保育觀念等計畫。

另外,也輔導陸上魚塭養殖,來替代海洋漁撈的消費量,再加上政府及民間所舉辦的魚苗放流活動,希望能有效遏止海洋資源枯竭的速度,讓海洋可以恢復蓬勃的生命力。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