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臺灣水果產業 偕圖書館共譜在地文化

為讓消費者更深入認識國產水果的多元風貌,本(26)日農業部農糧署輔導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於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舉辦「親子共享知食趣」食農教育活動記者會,現場邀請果農經驗分享,同時展示各種芒果鮮果、加工產品、系列繪本微書展及果然如此小知識等,並舉辦其果醬手作體驗活動,更精采的是以戲劇演出「芒果妹妹要出國」繪本故事,將農藝世界的趣味充分結合藝文展演,共譜一場盛夏國產芒果五感饗宴,歡迎民眾前來探索國產水果的豐富寶藏!

國產芒果完美詮釋臺灣風味農糧署說明,臺灣氣候風土適合芒果生長,全臺栽培面積約1萬6千餘公頃,年產量約18萬公噸,所產芒果充實飽滿、質優味美,加上各試驗改良場所、農民們精湛的品種改良與栽培管理技術,讓民眾可以順著產期從4月到9月,接續鮮嚐土芒果的濃香甜韻(4-6月)、愛文芒果的熟甜腴美(5-7月)、夏雪芒果的馥郁清香(6-7月)、香水芒果的雅致清甜(6-7月)、烏香芒果的龍眼蜜香(7-8月)、金煌芒果的細緻Q軟(7-8月)及晚熟凱特芒果的酸甜脂氣(8-9月)等不同品種的獨特風味,不僅有超過20種的流通品種在市面販售,也熱銷海外市場,年產值超過新臺幣80億元。該署進一步說明,國產芒果應用性廣泛,透過簡單加工即成為芒果乾、楊枝甘露及芒果冰品,或烘焙烹調為芒果戚風蛋糕、芒果糯米飯及芒果咖哩等,改變鮮果口感與食用方式,更增添飲食時的樂趣,期待民眾一同來感受國產水果的無限魅力!

知食份子選擇在地最接地氣農糧署表示,為將「吃在地,

食當季」的理念傳遞到民眾生活圈,以時值仲夏盛產的芒果為主題,擇定主產地臺南為舞台,首度攜手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以戲劇閩南語台詞「檨仔有真濟種的品種,有真無仝的氣味,就像一口灶,也有無全款的個性」為開場白,生動地描述國產芒果多元風貌的輪廓,再藉由探索知識性展示品的過程,加深民眾對國產水果的優質印象,引導民眾從日常食材選擇在地開始,建立地產地消與永續環境等核心價值。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