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跨國合作分析 證實妊娠糖尿病非造成ADHD原因

成大團隊跨國合作,運用台灣、瑞典等7個國家或地區、約360萬對母親與子女的健康照護資料進行分析,證實妊娠糖尿病並非造成子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原因,釐清孩子的問題不見得是因為媽媽,相關研究成果登上「自然醫學」期刊。

國科會今天表示,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教授賴嘉鎮研究團隊,與國際學術研究組織「神經和心理健康全球流行病學網」(NeuroGEN),運用跨國數據進行分析,克服過去研究樣本數受限的困境,並結合嚴謹的因果推論方法,推翻過去研究對於妊娠糖尿病導致子女罹患ADHD風險升高的認知。

國科會指出,相關研究成果登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為台灣健康照護大數據應用的最佳典範。

研究團隊表示,ADHD是種常見的學齡期兒童神經發展性疾病,會慢性、長期且廣泛地影響患者於學習、人際互動等生活層面,原因包含家族遺傳、媽媽於孕期暴露於潛在風險環境,或後天因素等。

研究團隊指出,若能證實某些風險因子與子女罹患ADHD的因果關係,則能提早進行介入性治療或預防。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妊娠期間合併糖尿病可能與子女發生神經發展相關疾病有關;研究團隊表示,受限於觀察性研究設計,無法完整考量家族遺傳或環境因素的影響,或受限於孕婦族群樣本數稀少,常使研究不容易有足夠的檢力(power)來驗證兩者間的因果關係。

研究團隊透過與NeuroGEN研究網絡合作方式,增加親子族群研究樣本數,蒐集包含台灣、紐西蘭、香港、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等7個國家或地區,共約360萬對母親與子女的健康照護資料。

團隊表示,透過手足對照研究設計,在分析中考量家族遺傳基因等難以被測量的因素所帶來的影響,發現雖然依照傳統研究設計,顯示妊娠期間合併糖尿病會些微增加子女罹患ADHD的風險,但在考量基因或環境的影響後,這樣的風險便消失了,結果推翻過去對於妊娠糖尿病的認知。

國科會指出,成功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國際合作,展現台灣在大數據分析的潛力與健康照護資料的價值,對國際社會的醫學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持;透過嚴謹的因果推論方法,有效識別真正的影響因子,從而作出最正確的判斷與臨床決策,此研究方法不僅提高了結果的準確性,也為未來的臨床實踐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據。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