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升溫竟又缺藥!醫示警「這時間」恐成雙疫情高峰:台灣人該緊張了

新冠疫情升溫,上週新增817例新冠本土病例,較前一週增加3成,除了「天選之人」陸續中標,再感染者人數節節攀升。疾管署預估,本波新冠疫情高峰落將在7月中旬,屆時單週急診就醫可能超過10萬人次,中重症住院個案恐破千例。究竟未來疫情趨勢走向如何、新疫苗何時開打,缺藥潮又該如何解套?以下防疫專家解析。

新冠高峰將以JN.1、KP.3為大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國際間新冠病毒變異株傳染速度加快,近兩週KP.3及LB.1急起直追,目前KP.3已超越KP.2成為主流變異株。「台灣目前雖以仍JN.1為主,但預估7、8月暑假遇上疫情高峰,變異株應會以JN.1、KP.3佔大宗。」

黃高彬進一步說明,新冠變異株傳播速度不斷翻倍,美國近期病例數大增,新冠住院比例增加25%,致死率也提高到16.7%,從過往趨勢來看,台灣疫情走向緊跟在後,「這就是台灣需要緊張的原因。」他強調,台灣的主流變異株很快就會跟上美國。



舊疫苗失效,10月應加打JN.1疫苗

黃高彬警告,新冠變異株傳染力加快,每次變異就會導致現有舊疫苗的保護效力降低,「如目前XBB疫苗對新變異株的保護效果,在健康正常人已剩下原先的7~8成,對於60歲以上有共病、免疫不佳者等新冠高風險族群則更差,保護力僅剩5~6成。」

近期疾管署已緊急採購550萬劑JN.1疫苗,並公布自10月1日起,開放高風險族群施打。對此,黃高彬表示,JN.1疫苗對於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都能提供更好的保護力,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應盡快加打疫苗,以提升對新變異株的保護力。

針對國際最新疫苗進度,「目前美國食藥署已下令輝瑞、莫德納、NOVAVAX三大藥廠,進行KP.2疫苗製作,最快9月可以完成。」黃高彬指出,台灣依疫情趨勢,通常晚歐美2個月可將新疫苗引進國內,屆時剛好可以銜接下一波秋冬新冠流行期。



3原因導致新冠缺藥

而台灣近期面臨新冠口服藥缺藥潮,抗病毒藥物之一的莫納皮拉韋嚴重缺貨,對此黃高彬也提出看法。他認為,造成此現象的起因為臨床醫師擔心肝腎功能不佳等特定用藥者,因使用抗病毒藥物倍拉維會產生嚴重的藥物交互作用,因此多以莫納皮拉韋來取代,從而導致該藥缺貨。

此外,還要再加上莫納皮拉韋的背景因素:

  • 莫納皮拉韋對於人體健康有安全疑慮,在台灣仍屬緊急使用授權,今年底就會屆效。
  • 莫納皮拉韋預防重症效果僅有30%,遠不及倍拉維的89%。
  • 綜合以上3項原因,黃高彬點出,使用莫納皮拉韋治療新冠的方式將逐漸式微,缺藥潮的確有可能是政府遇缺不補。

    不過面對新冠病例數快速上升,近日疾管署已急購2萬份莫納皮拉韋,用於缺藥緊急調配,預計7月4日到貨。黃高彬透露:「未來若莫納皮拉韋沒有取得新藥證,等到年底用完政府將不會再採購該藥。」並規劃將優先以倍拉維加上瑞德西韋來銜接中重症用藥。



    7月中流感、新冠恐高峰重疊

    除了新冠疫情,近日各種呼吸道病毒也正肆虐,尤以流感腸病毒大流行為主,三者疫情趨勢是否會同時達到高峰?黃高彬分析,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時間與往常大致相同,預計7月中旬到8月初會到達高峰,「的確可能與新冠高峰期重疊。」

    至於腸病毒每年則有2大高峰期,一是4到6月,二是開學後9到10月。「目前觀察腸病毒6月底的病例數已呈下降趨勢,應會與流感和新冠在7月中的共同高峰期錯開,下一波腸病毒高峰預計9月再起。」但他提醒,當前6月底至7月初這段時間,正是三者疫情流行的重疊期,仍不可掉以輕心。

    黃高彬提醒,疫情流行期加上暑假群聚效應,65歲以上長者,免疫低下族群,如化療、器官移植、腎臟疾病以及共病患者等,都應提前做好防範,出門到人潮擁擠處及搭乘交通運輸工具時,強烈建議戴上口罩,保護自身預防傳染。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