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it TECH 公布「節慶行銷 2.0 白皮書」 三大策略助品牌長尾收益

618 年中慶熱潮進入尾聲,期間業者紛紛祭出下殺折扣吸引消費者,也在線上商城開啟激烈的折扣戰場。然而,許多品牌回饋,近年節慶熱度似乎不如以往,以年底大檔雙 11 為例,搜尋熱度已經連續五年衰退,且綜合來看,傳統第四季應為銷售旺季,但去年的銷售額年增率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當促銷光環逐漸消退,品牌該如何補足缺失的業績?顧問科技公司微拓科技 beBit TECH 近期發布「節慶行銷 2.0 白皮書」,認為經營品牌就像一場馬拉松,更需要透過數據賦能精準溝通,適時調配折扣比例,創造最佳的溝通波段,才能提升品牌長尾的營收貢獻。beBit TECH 提出以下三大銷售策略建議:

策略一、延長購物節佈局,掌握銷售商機不間斷根據 Google 調查,多達 85%的消費者屬於計畫型購物,也就是會事先調查購買商品及促銷時間,且將網站加入書籤。為了提升成效,beBit TECH 建議,可以延長每一檔購物節的佈局時間,提早和消費者溝通折扣資訊,也就能吸引更多計畫型消費族群安排接下來的購物規劃。一般來說,會將溝通階段劃分為「好感累積」、「活動預熱」、「活動正檔」、「活動衝刺」、「感恩回饋」五大階段,例如在「活動預熱」檔期開跑前一週,品牌先行釋出活動訊息並提早發放優惠券,累積活動訊息曝光。

策略二、低價不是萬靈丹,體驗才是影響力關鍵好的顧客體驗能夠為品牌創造價值與優勢,拉大與同品類商品的差異。尤其是在節慶黃金促購期間,品牌更要有辦法快速、即時且正確地提供符合顧客期待的產品。透過上述預熱期的鋪墊,部分顧客開始瀏覽商品、領取優惠券、對活動產生興趣,這時品牌應針對這類已互動客群設定多層次的溝通策略:例如在活動開跑前一天發送活動開跑通知,前 30 分鐘再寄送第二次的促銷提醒,確保購物資訊精準傳遞。然而,節慶檔期間眾多品牌促銷資訊轟炸,可能導致消費者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並未立即結帳,品牌也須留意設定自動化結帳提醒,鎖住珍貴的流量轉換可能。

策略三、靈活布局通路,多溝通觸點綜效最大化多渠道購物已成為新的消費常態,各渠道通常也代表消費者不同的互動模式,品牌要能理解管道的行為差異且相應規劃;品牌官網具備完整的商品及價格資訊、Facebook 及 Instegram 等社群媒體作為形象口碑曝光、線下實體通路則提供服務體驗。在多通路佈局之餘,品牌也能需要回收消費者在各平台數據,進一步優化下個檔活動策略。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