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凱米後類鼻疽大增 醫:可能與免疫竊盜有關

類鼻疽病例今年累計已37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新高,尤其在颱風凱米後大增,與過去集中單一區域疫情不同,這次主要散布4縣市,醫師推測不排除與COVID-19造成的免疫竊盜有關。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天公布,今年國內已累計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颱風凱米後確診個案,分別來自高雄、台南、嘉義及台中。疾管署從通報趨勢研判疫情最高點已過,本週起確診數將明顯下降。

雖然今年類鼻疽病例暫時未超過先前2005年最大疫情確診42例,但颱風凱米過境未滿月,不排除超過紀錄。面對少見、較嚴重的類鼻疽疫情出現,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鼻疽病通報數增加,可能與醫療院所提高警覺有關。

黃立民還提出另1種疫情創新高的可能性,他認為,民眾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後,導致的「免疫竊盜」也不排除是原因之一。免疫竊盜與免疫負債是不同的觀念,免疫竊盜是染疫後,體內免疫系統受損,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或細菌,甚至重複感染。

黃立民說,免疫竊盜是否為永久性傷害,目前全世界都在觀察,大約還需要至少3年才會有結論。COVID-19多次感染,只會不斷削弱免疫系統,呼籲民眾重視COVID-19防疫規範,建議接種XBB疫苗,獲得保護力,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降低傳播風險。

疾管署指出,類鼻疽是由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的類鼻疽桿菌引起,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污水傳染,颱風帶來的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地面,更易傳播,常為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1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