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返阿里山》林鐵首部遙測考古的經典巨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歷史航照研究者黃同弘合作,利用二戰時美軍航空偵照等迄今80年來歷史航照檔案,窺看阿里山鐵路歷時變化,費時三年,今(15)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復返阿里山》新書發表會,出版第1本阿里山林鐵沿線地區航空影像專著。

一場跨時空的立體飛覽,一段失落鐵路的現地追尋作者黃同弘先生分享利用歷史航照研究不同時期的大阿里山,深入了解阿里山林業鐵路路徑的變遷,車站與周邊聚落的發展;淺山地帶從闊葉林到竹林乃至針葉樹造林的植被變化,以及背後的歷史脈絡;書中也揭示了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互動,以及戰後鄒族人的遷徙過程,帶領讀者體驗一場跨時空的立體飛覽。運用遙測考古技術,組成鹿屈山考古調查隊,前進阿里山林場最北端的林內線與伐採區,首度發現鹿屈山聚落的林業聚點與生活遺跡,深入塔山線後段挖掘鐵道之字形折返式設計,完成一段失落鐵路的現地追尋。

隨書附贈紅藍3D眼鏡,航照平面變立體新書封面採用立體像對圖,黃同弘在發表會中透過隨書附贈的紅藍立體眼鏡,帶領讀者觀察書封立體像對圖,圖中清楚可見阿里山匪籠一帶地形、辨識腰繞山間的塔山線孑遺線形。

林業保育署林澔貞副署長表示,從林鐵處與黃同弘合作,收集並研究不同時期的航空照片中,可以看見隨著林場業務的展開,伐木、運材以及造林等從業人員也跟著進入阿里山。透過這些航空照片,可以見證地景的變遷,阿里山林鐵的任務也從伐木運材轉型為觀光。這些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的變化及研究成果,包括鐵路、地貌、林相、景觀及土地利用等,在這本《復返阿里山》中,更展現「阿里山林業暨鐵道重要文化景觀」調查研究的重要基礎。

林鐵及文資處處長黃妙修特別感謝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及林業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提供戰時美軍航照及戰後空軍及當時林務局代辦之農林航空攝影等影像檔案,透過黃同弘長期專注於歷史航照的研究成果,才促成《復返阿里山》的出版,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的歷史和生態變遷,揭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期待未來更多人關注及保護阿里山,促成更多對這片土地的深入研究。

《復返阿里山》自113年8月8日起至113年10月10日於林鐵及文資處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北門車站、竹崎車站或阿里山車站購書享79折優惠,獨家再送「台灣主要樹種側面及垂直模式圖」紙膠帶,可利用樹種模式圖判讀航照圖內多元森林樣態。即日起於全國各大實體書店與網路通路皆可購買。林鐵及文資處於8月16及17日分別於台北市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二樓及嘉義市勇氣書房舉行新書分享會,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報名參加。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wDdHSyBqK5F7bJNm6。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