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維持腸道健康小幫手!醫師教4要訣選擇適合益生菌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腸道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腸道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除了負責消化吸收食物外,也是免疫系統的主要防線之一。維持腸道健康對於整體健康非常重要,而食用益生菌商品也成為現代人維護腸道健康的新選擇。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存在於腸道中。常見的益生菌種類包括乳酸菌屬、雙歧桿菌屬和酪酸菌屬等。這些微生物通過多種途徑促進腸道健康,例如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食物消化、幫助合成維生素和增強免疫系統等(1)。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競爭排擠有害菌的生存空間,並分泌抗菌物質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這些益菌能夠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防止因壞菌過度增殖引起的腸道疾病,例如腹瀉、便秘等。除此之外,益生菌還能夠刺激腸道黏膜中的免疫細胞,促進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從而幫助身體抵禦病原菌的入侵(2)。
近期研究指出,透過益生菌可改善腸道健康,進而對於某些疾病如神經退化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與腸胃道疾病等,提供一個有潛在並具備輔助性治療的效果 (3)。
益生菌的來源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飲食和補充劑來獲取益生菌。常見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包括:優格、發酵食品,如泡菜、味噌、納豆等,以及專門設計作為補充益生菌的產品,通常以膠囊、粉劑或液體形式提供,方便攝取。
食用益生菌商品的好處
食用益生菌商品具有多重健康益處,尤其是對於腸道健康的維持。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益處:
促進腸道菌群的多樣性
現代人飲食中常攝入過多加工食品、高糖或高脂肪食物,將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壞菌大量繁殖,進而引發腸道問題。透過補充益生菌幫助恢復健康的菌群平衡與多樣性 (4, 5)。
改善腸道屏障健康與免疫調節
益生菌在維護腸道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改善腸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調節。腸道屏障是防止有害物質入侵的重要防線,當腸道屏障受損時,易導致腹瀉等腸胃道問題。益生菌能夠透過促進腸上皮細胞修復和加強緊密連接蛋白來改善腸道屏障功能。此外,研究也顯示益生菌參與調節免疫細胞,降低發炎細胞素的分泌及腸道內的炎症反應,幫助維持免疫平衡 (4, 5)。
如何選擇適合的益生菌商品?
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益生菌產品,選擇適合的產品需要根據個人的健康需求考量。以下幾個建議可以幫助您選擇合適的益生菌產品: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健康狀況不同,選擇合適的益生菌補充劑或食品添加物時,應根據個人需求來選擇。
1.查看益生菌菌株種類
常見可作為食品添加的益生菌種類主要有乳酸菌屬、雙歧桿菌屬和酪酸菌等,每種類型的益生菌對於腸道健康與身體其他系統都有不同的益處。乳酸菌屬主要有助於腸道健康、免疫功能和代謝平衡 (6);雙歧桿菌屬則對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和支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6);而酪酸菌能代謝腸道內的植物纖維而產生短鏈脂肪酸幫助促進腸道屏障的修復,減少腸道發炎,並支持腸道黏膜的健康(7)。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健康狀況不同,選擇合適的益生菌補充劑或食品添加物時,應根據個人需求來選擇。如果有特定的健康問題或慢性病,建議諮詢臨床醫師或專業營養師,確保益生菌的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專業醫療建議可以幫助確認哪種益生菌最適合,並防止潛在的不良反應,從而真正發揮益生菌的健康功效。
2.益生菌菌數含量
CFU(Colony 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單位)是評估益生菌添加量的指標。通常,市售益生菌產品的CFU含量多數落在數百億至數千億之間,但高益生菌菌數添加是否有更好的改善效果並無相關論文佐證。
3.有助於益生菌生長的添加物
在選購益生菌商品時,了解商品的額外添加物也是至關重要。其中益生元的添加也是一項重要指標。益生元是指那些能夠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生長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主要來源於纖維素和某些碳水化合物。常見的益生元包括菊粉和低聚果糖,它們可以幫助益生菌繁殖,從而增強腸道微生物群的健康(8)。除此之外,合生元(將益生菌和益生元結合在一起)和後生元(指益生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維生素等)亦是近期益生菌商品的常見熱門添加物。
4.產品品質
選擇符合國內良好製造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生產標準的益生菌商品,對於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GMP是食品及藥品製造過程中的一套嚴格規範,確保產品從原料選擇、製程控制到最終包裝,都符合安全與品質的高標準。選購由具備GMP認證廠家所生產益生菌商品,才能有效確保整體食品安全與品質,進而安心食用。
結語
益生菌作為維護腸道健康的重要輔助工具,不論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還是透過專門的益生菌食品補充,都能夠有效促進腸道菌群平衡與多樣性,進而達到緩解健康問題。不過,益生菌的攝取仍應該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益生菌商品,並諮詢醫療專業人士的建議,才能真正發揮益生菌的健康功效。
參考文獻:
1.Maftei NM, Raileanu CR, Balta AA, Ambrose L, Boev M, Marin DB, et al.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Probiotics on Human Health: An Update on Their Health-Promoting Properties. Microorganisms. 2024;12(2).
2.de Vos WM, Tilg H, Van Hul M, Cani PD. Gut microbiome and health: mechanistic insights. Gut. 2022;71(5):1020-32.
3.Chen Y, Zhou J, Wang L. Role and Mechanism of Gut Microbiota in Human Disease.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1;11:625913.
4.Alli SR, Gorbovskaya I, Liu JCW, Kolla NJ, Brown L, Muller DJ. The Gut Microbiome in Depression and Potential Benefit of 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t J Mol Sci. 2022;23(9).
5.Wieers G, Belkhir L, Enaud R, Leclercq S, Philippart de Foy JM, Dequenne I, et al. How Probiotics Affect the Microbiota.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19;9:454.
6.Eliaz I. The Failure of Probiotics-and the Strategy of Microbiome Synergy. Integr Med (Encinitas). 2020;19(3):8-10.
7.Stoeva MK, Garcia-So J, Justice N, Myers J, Tyagi S, Nemchek M, et al. Butyrate-producing human gut symbiont,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its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 Gut Microbes. 2021;13(1):1-28.
8.Vallianou N, Stratigou T, Christodoulatos GS, Tsigalou C, Dalamaga M. Probiotics, Prebiotics, Synbiotics, Postbiotics, and Obesity: Current Evidence, Controversies, and Perspectives. Curr Obes Rep. 2020;9(3):179-92.
【延伸閱讀】
有影嘸?5:2斷食法「挨餓」助護肝?吳明珠中醫師:牢記7大護肝飲食要訣
肥胖、壓力山大害男性不孕症!朱信誠醫師:4招養好精蟲活力,好孕跟著來
長期胃食道逆流恐增食道癌風險!簡鈺樺營養師:預防胃食道逆流7要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57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