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邀各界許願 擬推新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

環境部今天啟動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計畫,預計將於明年3月底提出。學者認為,本次設計共同的科學平台,才能在同一條線上討論空氣品質如何改善。

環境部今天舉辦「新空品政策白皮書規劃啟動」記者會,白皮書預計最快於明年3月底前提出,作為第3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民國117年至120年)的執行重點。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張順欽表示,白皮書結合民眾對空氣品質的需求,加強溝通與公開收集關注議題;另外會借鑒國際經驗,導入新興技術與研究;並增強空氣品質政策的科學性、可信賴性;最後則是強化跨國合作與本地研究。

張順欽指出,即日起至明年1月8日會啟動「好空氣許願池」,同步成立「台灣空品管理策略平台」綜整建言;接著會在農曆年前召開公民咖啡館,就許願內容聚焦討論;明年2月24日至26日將舉辦「AIR 2025 智慧城市-永續清淨空氣科技創新論壇」,綜整專家建言與公民建議,最後在明年3月提出空品白皮書。

張順欽進一步說明,許願池包含4大面向,包含對工廠、車輛及民生活動的空污改善建議;淨零目標下如何從轉型提升共利減污的方法;針對特定空污影響、空氣品質模式、監測數據應用提出建議;加強管理有害新興污染物等。

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賴信志表示,台灣的天氣可能是全世界最難預測的,而天氣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是重要的關鍵,歐美空氣品質制定都有完整的工具,如氣候、排放等,去設定達標的時間。

賴信志認為,這次設計共同的科學平台、有共同的工具,才有機會站在同一條線,討論台灣未來的空氣品質怎麼改善。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能暉表示,今年初NASA的高屏空品實驗,這個實驗結果看到之前不知道的內容,就能成為未來的關鍵因子,空污能降到什麼程度,有基礎背景出來後,就能成為空污防制方案第3期的基礎。

第2期空污防制方案(113年至116年)設定全國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於116年達成13微克/立方公尺(μg/m3),並以119年前達12μg /m3為目標,考量中南部地區在特定季節仍有空氣品質不良問題,增訂中南部區域達到15μg/m3的目標;另外新增全國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數相較108年改善比率達80%的目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