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里山權杖倡議啟動 目標6年增6千萬噸碳匯
國立成功大學預定執行6年「里山權杖倡議」計畫今天啟動,推動開發符合聯合國「里山倡議」減碳科技及結合農村再生地方創生,2024年至2030年間達到6000萬公噸二氧化碳增匯。
成大「里山權杖倡議」計畫今天啟動,響應聯合國「里山倡議」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暨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生物多樣性暨森林保護計畫主任馬德(Andre Mader)也到場,期許全球攜手邁向2050淨零碳排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創地球永續。
成大指出,「里山權杖倡議」計畫讓台灣和聯合國周邊組織有所連繫,對國家及資源永續來說是非常重要活動。成大資源系許多進行中計畫也對應現今資源永續、生態融合等重要國際趨勢,也和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重要關聯。
成大表示,「里山權杖倡議」計畫除開發減碳技術,更和農村、農民協作,以「里山倡議」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經緯,提升碳匯方法及推廣再生能源理念,透過永續利用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實踐減碳生活與碳匯創生。
馬德也說明聯合國「里山倡議」如何連結生物多樣性及利用地景、環境保護、恢復大自然能力,以取得開發與生態平衡。
根據聯合國UNCCD(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文獻指出,以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管理土地、自然資源管理溼地與農業種植地景,1年每公頃分別可增匯643公噸及80公噸二氧化碳,預定成為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重要角色。
「里山倡議」由日本環境廳與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聯手啟動,願景是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透過農、林、漁、牧等生態地景保全活動,發揮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里山權杖倡議」計畫則以「里山倡議」為基礎,期許透過開發農業生物減碳科技、生物多樣性碳權開發等,推動國際碳權合作,跨國發展生物多樣性減碳計畫與碳匯評估。
成大「里山權杖倡議」計畫今天啟動,響應聯合國「里山倡議」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暨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生物多樣性暨森林保護計畫主任馬德(Andre Mader)也到場,期許全球攜手邁向2050淨零碳排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創地球永續。
成大指出,「里山權杖倡議」計畫讓台灣和聯合國周邊組織有所連繫,對國家及資源永續來說是非常重要活動。成大資源系許多進行中計畫也對應現今資源永續、生態融合等重要國際趨勢,也和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重要關聯。
成大表示,「里山權杖倡議」計畫除開發減碳技術,更和農村、農民協作,以「里山倡議」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經緯,提升碳匯方法及推廣再生能源理念,透過永續利用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實踐減碳生活與碳匯創生。
馬德也說明聯合國「里山倡議」如何連結生物多樣性及利用地景、環境保護、恢復大自然能力,以取得開發與生態平衡。
根據聯合國UNCCD(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文獻指出,以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管理土地、自然資源管理溼地與農業種植地景,1年每公頃分別可增匯643公噸及80公噸二氧化碳,預定成為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重要角色。
「里山倡議」由日本環境廳與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聯手啟動,願景是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透過農、林、漁、牧等生態地景保全活動,發揮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里山權杖倡議」計畫則以「里山倡議」為基礎,期許透過開發農業生物減碳科技、生物多樣性碳權開發等,推動國際碳權合作,跨國發展生物多樣性減碳計畫與碳匯評估。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