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12公尺高空盪鞦韆賽比技藝膽識 開放女生體驗

傳承超過200年嘉義市鞦韆節今天在光路里武當山玄天上帝廟埕登場,選手在12公尺高空擺盪比技藝膽識;市長黃敏惠說,今年更開放女生體驗,象徵性別平權社會多元包容。

黃敏惠致詞表示,光路里高空盪鞦韆活動原是地方民俗活動,市府則與宮廟、社區等單位合作推廣宗教觀光,吸引人潮,讓活動效益極大化,嘉義市鞦韆節如今已成為嘉義代表性民俗特色。

嘉義市政府表示,嘉義市鞦韆節活動,廟方每年遵照古法搭設竹製競技鞦韆架高12公尺,使用藤蔓捆紮、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與螺絲;鞦韆節為嘉義市重要民俗活動,更具文化傳承及教育意義,市府記錄並製播「鞦韆節由來」及「鞦韆架架設技法」等節目。

市府指出,相傳高空盪鞦韆活動源自清朝先民來台開墾時期,嘉義市下路頭地區(現為光路里)瘟疫氾濫,村民祈求玄天上帝保佑,奉神旨意搭設鞦韆架舉行盪鞦韆儀式消災祈福,瘟疫漸消弭。

因此,當地往後每逢閏年玄天上帝誕辰舉辦酬神祭典時舉辦高空盪鞦韆,直到民國97年,市府為發展地方宗教觀光,經擲筊獲玄天上帝應允,為每年辦理。

武當山玄天上帝廟表示,今年鞦韆節比賽單人組分為少年、青年、中年3組競技;雙人組分青年及中年2組;今年更開放女生可以上鞦韆架體驗高空擺盪。

黃敏惠說,今年不僅有來自各地民眾參與,女子體驗者也報名踴躍,象徵著性別平權進步與社會多元包容;此外,嘉義市推動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教育,民生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出版「幌韆鞦的上帝爺公」繪本,傳承地方文化。

廟方指出,高空盪鞦韆大竹架高度12公尺,相當於4層樓高,鞦韆踏板距地面約2公尺高,鞦韆擺盪高度最高可達10公尺,參賽者在高空使勁擺盪,除了要有足夠膽量,手腳更要協調與配合,這都需高度技巧,比賽過程緊張刺激,現場觀眾更驚呼連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