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園內34個流動廁所 改造為景觀公廁
台北市公園處表示,為提升民眾如廁環境,兼顧長者、親子、性別友善及無障礙使用族群需求,已汰換公園內34個流動廁所,改造為更通風、明亮、寬敞且符合公園的景觀公廁。
台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今天發布新聞資料指出,自2023年起規劃陸續汰換公園內流動廁所成為景觀公廁,廁間除設置通用設計原則,且內部寬敞並設有洗手台等設施。
此外,公廁內也考慮通風,改造後,更不容易累積異味及出現潮濕,外觀設計融合公園景觀,讓民眾改變公廁異味骯髒等刻板印象,統計至今,已有34座公園內流動廁所,被改造成為景觀公廁,藉此因應市府的公廁新文化。
公園處新聞資料指出,原本流動公廁改造成為景觀公廁,公廁內部的空間更寬敞且明亮,以內湖碧湖公園的公廁為例,改造後讓遊客都可受到景觀公廁的便利性,甚至有民眾提到,連嬰兒推車都可進入公廁,很方便。
公園處表示,只要符合改善條件,各公園內流動廁所都已著手改造成為景觀公廁,並規劃改造固定公廁,預估今年底前陸續完成10座。
公園處指出,優化公園公廁的主要原因包含設施老舊、屋頂漏水及通風、採光不佳等問題,後續每年將會持續更新老舊且需改善的公廁。
台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今天發布新聞資料指出,自2023年起規劃陸續汰換公園內流動廁所成為景觀公廁,廁間除設置通用設計原則,且內部寬敞並設有洗手台等設施。
此外,公廁內也考慮通風,改造後,更不容易累積異味及出現潮濕,外觀設計融合公園景觀,讓民眾改變公廁異味骯髒等刻板印象,統計至今,已有34座公園內流動廁所,被改造成為景觀公廁,藉此因應市府的公廁新文化。
公園處新聞資料指出,原本流動公廁改造成為景觀公廁,公廁內部的空間更寬敞且明亮,以內湖碧湖公園的公廁為例,改造後讓遊客都可受到景觀公廁的便利性,甚至有民眾提到,連嬰兒推車都可進入公廁,很方便。
公園處表示,只要符合改善條件,各公園內流動廁所都已著手改造成為景觀公廁,並規劃改造固定公廁,預估今年底前陸續完成10座。
公園處指出,優化公園公廁的主要原因包含設施老舊、屋頂漏水及通風、採光不佳等問題,後續每年將會持續更新老舊且需改善的公廁。
- 記者: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