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解放日」推出對等關稅措施!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拋出震撼彈,推出影響世界貿易格局之「對等關稅措施」(Reciprocal Tariffs),全面性對各國課徵10%基礎關稅、針對與美國存在最大貿易逆差之國家,個別實施更高的對等關稅。川普透過此創新舉措重新定義美國貿易政策,目的包含振興美國製造業、奪回美國經濟主權、保護國內產業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影響。
根據白宮發布之全文聲明,川普認為美國商品貿易赤字巨大且該情況持續存在,已構成國家緊急狀態且掏空美國製造業基礎。為解決此貿易失衡關係,川普透過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各國祭出他一直以來堅信可以糾正不公平貿易行為、減少貿易逆差及保護美國工人利益的必要工具 – 關稅措施,自2025年4月5日起全面性對各國徵收10%基礎關稅、2025年4月9日起對貿易逆差較大國家徵收更高個別對等關稅。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觀察,在川普第一任期,台商在第一波貿易戰時已陸續將部分產能據點自中國遷移至東南亞國家,以分散供應鏈風險,亦有台商為更接近美國市場,將生產據點遷移至墨西哥,以適用美墨加協定優惠。然而,以此次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來看,其對多國及多項產品加徵關稅,大部分東協國家及印度也因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逆差,落入被徵收更高個別對等關稅之範圍中。因此在大多數國家皆受到高關稅影響的情況下,台灣的貿易轉單效益將有限,遷移產能可能不再是台商首要考量點。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廖月波建議,在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企業首先應彙整資料瞭解現況,盤點是否輸美產品有在排除名單中,進而評估企業整體的影響。接著評估可能降稅方案,能否適用美國的稅收優惠或機制,例如首次銷售原則,最後是根據上述結果擬定分期業務策略。
預期未來幾天或幾週各國將陸續拋出應對措施或與美國展開談判,以降低當地依賴出口的經濟受美國關稅衝擊,建議企業應同步密切監控相關發展。
前情提要:川普於4月2日公告新的對等關稅宣言宣布對各國徵收10%關稅、對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徵收更高關稅。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32%。宣言主軸如下:
1.要求互惠,重建美國經濟並恢復國家/經濟安全:關稅是確保公平貿易,減少貿易逆差,保護美國工人之必要措施,可解決假冒商品及向外國支付龐大增值稅問題。
2.奪回美國經濟主權、解決貿易不平衡:2025年4月5日起對各國徵收10%關稅,2025年4月9日對貿易逆差較大國家徵收更高個別對等關稅,以保護美國經濟和工人。
3.「美國製造」為川普政府優先事項:致力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以提升國家安全。
4.美國黃金時代的黃金法則:要求其他國家關稅影響與進口美國相同,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特權,而不是權利。
5.關稅是有效工具:研究表明關稅能減少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促進經濟增長,創造美國就業機會,對價格影響小。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7 10:26:5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