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2025遠見USR獲4獎 社會影響力屢獲肯定

海大2025遠見USR獲4獎 社會影響力屢獲肯定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長期深耕海洋領域,將永續理念融入教學、研究、產業及社會實踐,展現卓越成果。在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海大榮獲四項大獎,包括1項楷模獎及3項績優獎,獲獎數與東海大學並列第二。海大許泰文校長在4月8日舉行的贈獎典禮上感謝各USR團隊成員努力付出,運用專業推動地方創生、強化國內外夥伴關係,在發揮社會影響力的同時,培育在地所需的人才。他期許海大以海洋專業永續臺灣,更進一步永續全世界。

「貢創雙贏:海鄉與山城的共生共榮」USR計畫繼2021年、2023年奪得兩屆楷模獎後,今年由應經所蕭堯仁副教授團隊以「貢創雙贏:海鄉與山城的共生共榮」為主題提案,再奪「在地共融組」楷模獎。團隊成員以「永續環境」為核心,整合社區健康促進與關懷服務,應用科技創新「共餐與共乘」,提升農漁業價值;儲存漁村文化資產,協助海男海女文化傳承;透過深度訪談、工作坊及活動,記錄地方歷史,改善社區問題,凝聚居民共同記憶;導入學生進駐場域,推動環境教育與教材設計,打造具永續概念的里山里海典範,同時培育優秀人才,帶動漁村發展。

此外,「貢創雙贏」USR計畫也獲得永續課程組的績優獎,共教中心謝忠恆副教授自109學年起帶領「跨場域藝術表達」課程的學生,以新北市貢寮區的里山遇見雞母嶺、雙玉里和雙溪河流域,和里海的卯澳漁村,進行生態與生活永續的跨域實踐。結合校內外資源,讓學生透過跨領域和跨場域的藝術社會實踐建構社會責任意識,不僅恢復淡蘭古道雞母嶺路段,並製作數件竹編裝置藝術作為打卡景點;從淨灘2.0發展陸生寄居蟹換屋計畫與海洋教育教案;以食藝、園藝、創藝和攝藝的老少青銀共學發現社區DNA和文化記憶。

獲得「人才共學組」績優獎的「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由李明安副校長、環漁系曾煥昇副教授、養殖系黃之暘副教授提案「點亮偏鄉教育,領航海洋永續」方案,透過海洋教育推動場域實踐,規劃國小海洋教育營、食魚教育、高職水產養殖課程、漁業公民科學家培育等等系列教案,成立「永續海洋資源教室」,秉持「產學共榮」深化學習體驗,提升在地學子海洋永續素養。計畫致力於強化家鄉的認識與認同,推動在地產業人才回流,結合地方資源發展特色教育,以雲林縣四湖鄉、口湖鄉為據點向外擴展,並傳承「里海漁鄉」精神。

「打造國際旅遊島」USR團隊在冉繁華副校長帶領下以「永續海洋-打造藍海循環生態圈」方案,獲得「生態共好組」績優獎表彰。結合海洋大學USR及鴻海集團ESG的核心理念,推動海洋資源復育及永續利用,促進生態共好為目標。計畫整合海洋生態、人工智慧、水產養殖、環境生物技術等多領域專業,涵蓋資源復育、棲地監測、循環經濟及海洋碳匯等四大面向,目前已完成3萬5千尾原生種魚苗放流、建立深度學習海洋生態調查技術、開發環境友善建材、舉辦44場環境教育活動,並於國際研討會與展覽發表了3件研究成果,為臺灣海洋生態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遠見》自2020年起舉辦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今年參賽規模再度創下新高紀錄,全臺各大專院校共有67校215件參賽,總參賽件數較上屆171件成長25.7%,進入第二階段複審的有86件,最終僅有40校共67件獲獎。海大囊括「在地共融組」楷模獎、「永續課程組」績優獎、「人才共學組」績優獎及「生態共好組」績優獎等4獎項,在此激烈競爭下,實屬不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