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刑案掃描團隊為靈感 許哲瑜推個展
以刑案掃描團隊工作為靈感,藝術家許哲瑜與共同創作者陳琬尹完成「災變論」計畫作品,參照兒童軀體掃描資料庫,讓影像模型出演純真但又暴力的樣態,明天起於許哲瑜個展展出。
洪建全基金會與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合作推動「國際駐學計畫」,自2023年啟動,許哲瑜為計畫首名獲獎助的藝術家,並因此在駐村期間創作「災變論」系列作品,明天起將在洪建全基金會以「災變論」個展發表完整成果。
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總監佩瑟克(Emily Pethick)表示,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非常榮幸與洪建全基金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使來自台灣的優秀藝術家得以參與駐村計畫,許哲瑜在個展中呈現於駐村期間完成的全新系列。期待透過這些展演機會,讓更多觀眾看見他的創作實踐。
展中呈現多頻道錄像,動畫錄像主體均是孩童外型。許哲瑜今天帶領媒體導覽。
許哲瑜說,「災變論」靈感來自他與共同創作者陳琬尹長期合作的刑案掃描團隊,團隊曾協助他們掃描人體模型,而其他工作之一則是協助警方掃描犯罪現場或受害者身體,以數位手段重建身分。近年來在許多新聞媒體上可見兒童受難消息,因而以兒童型態呈現未社會化的災難。
許哲瑜提到,展中運用2本書籍規劃2條敘事軸線,一是作家駱以軍的「匡超人」,二是作家莫尼罕(Thomas Moynihan)著作「脊椎災變論」(SPINAL CATASTROPHISM: A SECRET HISTORY)。
關注「脊椎災變論」契機可追溯到許哲瑜2020年生病,「類似神經有問題,我因此去讀神經系統有關的書,對脊椎神經系統非常感興趣。」他研讀種種討論,得知人類演化對地球來說像是逆演化,乃至戰爭、技術等事物,往回看像「脊椎災難」,「這次展覽對我來說,是非以人類視角去討論戰爭或災難。」
「災變論—許哲瑜個展」明天起於洪建全基金會展出至6月14日。
洪建全基金會與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合作推動「國際駐學計畫」,自2023年啟動,許哲瑜為計畫首名獲獎助的藝術家,並因此在駐村期間創作「災變論」系列作品,明天起將在洪建全基金會以「災變論」個展發表完整成果。
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總監佩瑟克(Emily Pethick)表示,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非常榮幸與洪建全基金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使來自台灣的優秀藝術家得以參與駐村計畫,許哲瑜在個展中呈現於駐村期間完成的全新系列。期待透過這些展演機會,讓更多觀眾看見他的創作實踐。
展中呈現多頻道錄像,動畫錄像主體均是孩童外型。許哲瑜今天帶領媒體導覽。
許哲瑜說,「災變論」靈感來自他與共同創作者陳琬尹長期合作的刑案掃描團隊,團隊曾協助他們掃描人體模型,而其他工作之一則是協助警方掃描犯罪現場或受害者身體,以數位手段重建身分。近年來在許多新聞媒體上可見兒童受難消息,因而以兒童型態呈現未社會化的災難。
許哲瑜提到,展中運用2本書籍規劃2條敘事軸線,一是作家駱以軍的「匡超人」,二是作家莫尼罕(Thomas Moynihan)著作「脊椎災變論」(SPINAL CATASTROPHISM: A SECRET HISTORY)。
關注「脊椎災變論」契機可追溯到許哲瑜2020年生病,「類似神經有問題,我因此去讀神經系統有關的書,對脊椎神經系統非常感興趣。」他研讀種種討論,得知人類演化對地球來說像是逆演化,乃至戰爭、技術等事物,往回看像「脊椎災難」,「這次展覽對我來說,是非以人類視角去討論戰爭或災難。」
「災變論—許哲瑜個展」明天起於洪建全基金會展出至6月14日。
- 記者: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7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