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地理系無人機團隊馳援陽明山火災 精準空拍助攻災後重建 展現學術行動力

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無人機團隊近日應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之邀,火速馳援該園區因山林大火造成的災情現場,由地理系陳致元副教授親自領軍,團隊成員包括大三學生陳亮宇、葉豐嘉,以及碩士班學生林柏丞、葛銘恩,展現跨年級協作與學用合一的堅強實力,運用高科技空拍與地理資訊技術協助火場監控與後續災後調查作業。此次行動不僅展現學術界在災害應變上的高度專業與行動力,更體現文化大學積極投入公共安全與環境保育的責任感。
陽明山此次山林火災牽動社會各界關注,面對火勢迅速蔓延與災後重建的迫切需求,文化大學地理系團隊立即整備出發,成為第一線災防與環境修復的關鍵科技支援力量。
團隊於火勢尚未完全受控時即抵達小油坑災區,運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即時空拍與熱感測監控,不僅協助消防單位判斷火勢走向,準確標定火點座標,進一步支援直升機空中灑水作業,大幅提升整體滅火效率。
在火勢獲得控制後,地理系團隊迅速啟動第二階段任務,展開災後空拍地形測量與地貌變化紀錄。透過高解析度影像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分析,掌握受災範圍與地表變遷,提供災損評估與環境復育的關鍵基礎資料。此一科學化、系統化的資料建置,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後續的生態修復與環境管理提供重要依據,為台灣未來山林災害應對提供可資借鏡的實務經驗。
文化大學地理系無人機團隊的迅速應變與卓越表現,突顯地理科技在實務應用上的高效價值,也充分彰顯師生共同投入社會服務的實踐精神。此次任務更是產官學合作的成功典範,展現科技、教育與公共事務之間的高度整合與協同。
地理學系長年重視無人機操控與地理資訊技術的跨域培育,並持續投入災害防救、國土規劃與環境監測等實務領域。學生在此次實地任務中,親身參與災害應變、資訊判讀與決策支援等核心工作,不僅提升專業能力,也獲得難得的實戰經驗,進一步驗證系所教學與訓練的成效。
未來,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將持續強化地理資訊科技與災害應變系統的結合,深化與政府單位與社會機構的合作,致力守護台灣珍貴的自然環境與人民安全,為建構永續韌性的社會貢獻更多地理智慧與青年力量。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8 10:54:21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