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與基隆長庚醫院共同促進在地醫學研究能量

海大與基隆長庚醫院共同促進在地醫學研究能量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基隆長庚紀念醫院長期合作提升臨床研究、新技術研發、健康管理及人才培育等項目,執行長海計畫迄今已17年。今年為基隆長庚40週年,雙方於4月18日在基隆長庚舉辦研究成果暨媒合研討會議,總計近30人參與,除了發表3件合作計畫的最新成果,雙方更提出了4件新的構想,媒合十分順利,將在精準醫療、生物科技材料及AI判別應用等領域進一步合作。

海大與基隆長庚執行長海計畫自2008年簽署至今,雙方研究人員至今已共同執行了112件計畫案,總計投入經費超過新臺幣8千8百萬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逾40篇國際科學期刊,並包含2項專利:「黃耆與當歸之萃取物用於治療肺癌及降低抗癌藥劑副作用的用途」,以及「機械瓣膜裝置」臺灣與美國兩地專利。

基隆長庚賴旗俊院長於開幕致詞時感謝海大的支持與合作,一同建構研究合作交流的卓越平台,每年都有新的合作領域,尤其是有關AI、大數據相關的合作題目,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海大許泰文校長於致詞時首先恭喜基隆長庚邁入40年,並感謝長庚醫院對海大在學研方面的支持。海大非常支持長海計畫,除了注入大學端的前瞻研發量能,也投入了不少經費,期望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一同爭取外部經費。

今日研討會議上發表的研究合作計畫成果包含:機械系周昭昌老師與陳韋翔醫師-氧化聚多巴胺混含熱解雙胺塗層應用於雷射積層技術製作之鈦合金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與結合性;生科系林秀美老師與蔡嘉軒醫師-可注射式水膠搭載含鍶的中孔洞生物活性玻璃及脂肪幹細胞促進骨質疏鬆骨再生的研究及生科系許淳茹老師與陳立偉醫師-比較大腸腺性息肉及大腸癌病患有肝膿瘍病史及沒有肝膿瘍病史糞便微菌叢的不同:著重在克雷伯氏菌的研究等3件。

另新計畫提案構想包含: 華語中心黃雅英老師-華語文代間共學促進高齡者慢老與健康合作;資工系張光遠老師-從病歷註記到醫療洞見:「運用可解釋性人工智慧加速罕見疾病診斷-表型與基因組整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蔡尚育醫師-人工智慧輔助3D影像分析預測與評估甲型主動脈血腫疾病之惡化風險及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陳子平醫師-人工智慧輔助3D影像於膿胸VATS術前操作孔位置規劃與優化等4件。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